一目之罗,不可以得为鸟;无饵之钓,不可以得鱼;遇士无礼,不可以得贤。兔丝无根而生,蛇无足而行,鱼无耳而听,蝉无口而鸣。有然之者也。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纣醢梅伯,文王与诸侯构之;桀辜谏者,汤使人哭之。狂马不触木,猘狗不自投于河,虽聋虫而不自陷,又况人乎!爱熊而食之盐,爱獭而饮之酒,虽欲养之,非其道。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管子以小辱成大荣,苏秦以百诞成一诚。质的张而弓矢集,林木茂而斧斤入,非或召之,形势所致者也。待利而后拯溺人,亦必以利溺人矣。舟能沉能浮,愚者不能加足。骐骥驱之不进,引之不止,人君不以取道里。

刺我行者,欲与我交;訾我货者,欲与我市。以水和水不可食,一弦之瑟不可听。骏马以抑死,直士以正穷,贤者摈于朝,美女摈于宫。行者思于道,而居者梦于床,慈母吟于巷,适子怀于荆。赤肉县则乌鹊集,鹰隼鸷则众鸟散。物之散聚,交感以然。食其食者不毁其器,食其实者不折其枝,塞其源者竭,背其本者枯。交画不畅,连环不解,其解之不以解。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明月之珠,蠬之病而我之利;虎爪象牙,禽兽之利而我之害。易道良马,使人欲驰;饮酒而乐,使人欲歌。是而行之,是谓之断;非而行之,必谓之乱。

诗歌原文

一目之罗,不可以得为鸟;无饵之钓,不可以得鱼;遇士无礼,不可以得贤。

诗歌译文

淮南子《说林训》中有这样一句诗:“一目之罗,不可以得为鸟;无饵之钓,不可以得鱼;遇士无礼,不可以得贤。”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观点,即用狭隘的、短视的方式无法真正获得长远的成功或收获真正的智慧和美德。

关键词注释

  • 目罗:指捕鸟的工具,比喻视野或认知的局限。
  • 饵钓:比喻利用小恩惠或诱惑来获取利益的行为。
  • 遇士无礼:指与有才能的人相处时不尊重,缺乏礼貌,无法真正理解和利用他们的智慧和价值。
  • 无饵之钓:意为不通过引诱或欺骗的手段来获取利益,强调诚实和真诚的重要性。
  • 无翼而飞:比喻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实现目标,而不是依赖于外界的帮助或机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指出了过于狭窄的视角和行为方式的局限性。它强调了在追求成功和成就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宽广的视野、真诚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那些真正值得交往和合作的人,因为他们能够带来真正的帮助和启发。这首诗对于培养个人的成长和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