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疾,不过二里也;步之迟,百舍不休,千里可致。圣人处于阴,众人处于阳;圣人行于水,众人行于霜。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异形者不可合于一体。农夫劳而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舍茂林而集于枯,不弋鹄而弋乌,难与有图。寅丘无壑,泉原不溥,寻常之壑,灌千顷之泽。见之明白,处之如玉石;见之暗晦,必留其谋。以天下之大,托于一人之才,譬若悬千钧之重于木之一枝。负子而登墙,谓之不祥,为其一人陨而两人伤。善举事者,若乘舟而悲歌,一人唱而千人和。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有荣华者,必有憔悴;有罗纨者,必有麻蒯。
鸟有沸波者,河伯为之不潮,畏其诚也。故一夫出死,千乘不轻。蝮蛇螫人,傅以和堇则愈,物故有重而害反为利者。圣人之处乱世,若夏暴而待暮,桑榆之间,逾易忍也。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尺寸虽齐,必有诡。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用规矩准绳者,亦有规矩准绳焉。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嚼而无味者,弗能内于喉;视而无形者,不能思于心。兕虎在于后,随侯之珠在于前,弗及掇者,先避患而后就利。逐鹿者不顾兔,决千金之货者不争铢两之价。弓先调而后求劲,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
矢疾,不过二里也;步之迟,百舍不休,千里可致。圣人处于阴,众人处于阳;圣人行于水,众人行于霜。
逐句释义及赏析:
- 矢疾,不过二里也;
- 译文:射箭的速度虽快,但不超过两里。
- 赏析:这里通过“矢疾”比喻迅速的行动或决策,而“不过二里”则是强调其速度的限度。
- 步之迟,百舍不休,千里可致。
- 译文:步行太慢则需休息百次才能走完一千里。
- 赏析:此句反映了行动效率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在长距离旅行中保持适度步伐的重要性,以避免过度疲劳。
- 圣人处于阴,众人处于阳;圣人行于水,众人行于霜。
- 译文:圣人隐逸于暗处,如阴天一般,而众人显耀于阳光下,如在太阳照耀下行走。
-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描述了圣人与众人的不同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突出了圣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的和谐。
- 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异形者不可合于一体。
- 译文:不同的声音不可用同一种音乐来协调,不同的形状不可拼凑成一个整体。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多样性和独特性的价值,以及在艺术和设计中尊重这些差异的必要性。
- 农夫劳而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
- 译文:勤劳的农夫被君子所珍视,愚蠢的言语却被智者所筛选。
- 赏析:这反映了不同群体对劳动和言论的不同评价标准,强调了智慧和道德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重要性。
- 舍茂林而集于枯,不弋鹄而弋乌,难与有图。
- 译文:放弃茂盛的树林而去追逐枯萎的地方,不捕天鹅却去捕捉乌鸦,难以实现目标。
- 赏析:这句话提醒人们要识别真正的目标,并采取合适的行动策略,否则可能劳而无获。
- 寅丘无壑,泉原不溥,寻常之壑,灌千顷之泽。
- 译文:山丘之间没有深沟大壑,泉水源头不会泛滥,但寻常的小溪却能浇灌广阔的田地。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自然景观的丰富与普通小溪的重要作用,强调了自然界的微妙之处。
- 见之明白,处之如玉石;见之暗晦,必留其谋。
- 译文:对于清晰明亮的事物,我们应如同珍惜玉石般珍视;对于昏暗不明的事物,我们必须保留我们的谋略。
- 赏析:这句话教导我们要区分事物的真伪,明智地选择对待方法。
- 以天下之大,托于一人之才,譬若悬千钧之重于木之一枝。
- 译文:将整个天下托付给一个人的才华,好比把千钧重的物体悬挂在一根树枝上。
- 赏析:这句话说明了个人才华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 负子而登墙,谓之不祥,为其一人陨而两人伤。
- 译文:背着孩子登上墙头,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因为一旦其中一个人坠落,两个人都会受到伤害。
- 赏析:这句话警示我们在进行高风险活动时需要考虑他人的利益和安全。
《淮南子·说林训》通过对一系列生活场景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智慧启示,还鼓励读者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能够保持清晰的思维,做出合理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