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 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若吾 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权自 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攻 而不动者。若夫以火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故谓之有为。若夫水之 用舟,沙之用鸠,泥之用輴,山之用<艹累>,夏渎而冬陂,因高为田,因下为 池,此非吾所谓为之。圣人之从事也,殊体而合于理,其所由异路而同归,其存 危定倾若一,志不忘于欲利人也。何以明之?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 鲁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趼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 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 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 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下之巧 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 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 偃兵,辍不攻宋。段干木辞禄而处家,魏文侯过其闾而轼之。其仆曰:“君何为 轼?”文侯曰:“段干木在,是以轼。”其仆曰:“段干木布衣之士,君轼其闾, 不已甚乎?”文侯曰:“段干木不趋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施千里, 寡人敢勿轼乎!段干木光于德,寡人光于势;段干木富于义,寡人富于财。势不 若德尊,财不若义高。干木虽以己易寡人不为。吾日悠惭于影,子何以轻之哉!” 其后秦将起兵伐魏,司马庾谏曰:“段干木贤者,其君礼之,天下莫不知,诸侯 莫不闻,举兵伐之,无乃妨于义乎!”于是秦乃偃兵,辍不攻魏。

以下是对《淮南子·修务训》中诗句的翻译和解析:

  1. 翻译:地势,水往东流,人们必须侍奉它,然后水潦得以通行;禾稼春天生长,人必须加以努力,所以五谷得以生长。听其自然流淌,待其自然生长,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2. 译文:地势上,水流向东流,人们必须侍奉它,然后水潦得以通行;禾稼春天生长,人必须加以努力,所以五谷得以生长。听其自然流淌,待其自然生长,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3. 赏析:此句描述了人们如何利用自然规律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人们需要侍奉水流,使其自然流淌,以便禾稼能够顺利生长。同样地,人们在农事活动中也需要施加一定的努力,使五谷能够茁壮成长。这里的“听其自然流淌,待其自然生长”体现了顺应自然的无为而治的理念,即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努力和引导,让事物自然发展,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首诗通过对地势、水流、农事活动的描述,传达了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了人们在与自然相处时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