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诗句及译文
苏武传(节选)
武,宇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注释说明
- 苏武传:本诗是关于苏武(字子卿)的历史传记。
- 少以父任:年轻时通过父亲的官职获得职位。
- 兄弟并为郎:他的兄弟都成为了郎官。
- 稍迁至栘中厩监:逐渐升至栘中厩监的职务。
- 时汉连伐胡:当时汉朝连续对外用兵,攻打匈奴。
- 数通使相窥观:多次派遣使者去观察和试探对方的动向。
-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匈奴扣留了汉朝的使者郭吉和路充国等多人。
- 汉武帝嘉其义:汉武帝赞赏他们的行为。
- 中郎将:汉朝的一种高级官职,负责出使任务。
- 副中郎将张胜:与苏武一同被派往匈奴的副手。
- 假吏常惠:代理官员中的一员,常惠。
- 募士斥候:招募士兵进行警戒和侦察。
- 置币遗单于:在匈奴赠送财物给单于(指匈奴首领)。
- 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指缑王和他的同伙虞常阴谋在匈奴内部反叛。
-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缑王是昆邪国王姐的儿子。
- 与昆邪王俱降汉:同时投降汉朝。
-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后来跟随另一个名叫浞野侯的人落入匈奴境内。
- 及卫律所将降者:包括一些之前被卫律领导的降众。
-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暗中和其他人一起计划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回到汉朝。
- 武帝嘉其义:汉武帝赞赏他们的勇气和忠诚。
-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于是汉武帝命令苏武带着中郎将的身份和代表皇帝的符节护送被扣留的匈奴使者返回汉朝。
-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因此向单于提供了大量的财物作为礼物,以此回报单于的好意。
-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苏武和他的副手张胜以及常惠和其他募集的士兵共约一百人一同前往。
- 既至匈奴:到达了匈奴。
- 置币遗单于:在匈奴赠送财物给单于。
-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单于更加骄傲,不再是汉朝所期望的对待方式了。
- 方欲发使送武等:正打算派出使节送回苏武等人。
-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正好这时缑王和虞常等人密谋在匈奴发动叛乱。
-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
- 与昆邪王俱降汉:和昆邪王一起投降汉朝。
-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后来跟着一个名叫浞野侯的人落入匈奴境内。
- 及卫律所将降者:包括一些之前被卫律领导的降众。
-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暗中和他们一起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带回国。
-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当苏武等人到达匈奴时,虞常在汉朝时期,他与副手张胜相互了解。
- 私候胜曰:私下里去找张胜聊天时说。
- 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听说汉朝皇帝对卫律感到非常不满。
-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曾经能够为汉朝埋伏并射杀过卫律。
-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我的妈妈和我弟弟还在汉朝,有幸得到了你们的赏赐。
-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张胜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并给了他们一些货物。
赏析
此诗描述苏武在被扣留期间坚守节操,面对种种困难仍保持忠诚的故事。苏武不仅在物质上受到匈奴的优待,还通过巧妙的政治操作和外交手段,最终成功使被扣留的汉朝使节得以返回。诗中描绘了苏武的智慧与勇气,以及他如何在逆境中坚持原则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