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

「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

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其任举有如此者。

儒有澡身而浴德,陈言而伏,静而正之,上弗知也;粗而翘之,又不急为也;不临深而为高,不加少而为多;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其规为有如此者。

诗句及译文

1. 儒者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

  • 关键词注释:
  • 「博学」: 广学无涯
  • 「不穷」: 无止境地学习
  • 「笃行」: 坚定地实践
  • 「不倦」: 永不厌倦
  • 「幽居」: 隐居的生活
  • 「不淫」: 不放纵自己
  • 「上通」: 超越常人的理解能力
  • 「不困」: 不被困境所困扰
  • 译文:
    儒家学者拥有广博的知识,而且不会陷入知识的无尽深渊。他们坚持不懈地实行自己的信仰和理念,即使在隐居生活中也不会沉溺于欲望之中。他们能超越常人的理解范围,不会被任何困境所困扰。

2. 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

  • 关键词注释:
  • 「礼之以和为贵」: 以和谐为最高的道德规范
  • 「忠信之美」: 忠诚和诚信是美德
  • 「优游之法」: 从容不迫的生活方式
  • 「举贤而容众」: 推崇并接纳贤才,包容不同意见
  • 「毁方而瓦合」: 改变旧观念,使之符合新标准
  • 译文:
    儒家崇尚和谐为最高原则,重视忠诚与诚信,追求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方式。他们推崇贤才,并能接纳不同的意见。他们改变了旧有的准则,使其适应新的需要,体现了极大的宽容和灵活性。

3. 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

  • 关键词注释:
  • 「内称」: 内部赞扬
  • 「外举」: 对外推荐选拔人才
  • 「程功积事」: 完成既定的任务和事业
  • 「推贤而进达之」: 提拔贤能之人进入领导阶层
  • 「不望其报」: 不求回报
  • 「君得其志」: 君主实现愿望
  • 「苟利国家」: 只要对国家有利
  • 译文:
    儒家的人士在私下给予赞誉,公开时则不回避怨恨。他们致力于完成既定的任务和事业,积极提拔那些贤能的人进入领导阶层。他们不求个人的名誉或财富回报,只希望君主能够实现他的抱负,并且国家能够得到利益。

4. 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其任举有如此者。

  • 关键词注释:
  • 「闻善以相告」: 听到好的榜样就相互交流
  • 「见善以相示」: 见到优秀的人就会互相展示
  • 「爵位相先」: 在爵位晋升上互相优先
  • 「患难相死」: 遇到困难时相互帮助甚至牺牲
  • 「久相待也」: 长期等待彼此的机会
  • 「远相致也」: 远离家乡去争取机会
  • 译文:
    儒家的人善于倾听别人分享的善行,见到好榜样会主动展示给他人看。他们在爵位的晋升上互相优先,遇到困难时相互帮助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他们长时间相互等待,即使相隔遥远也会尽力争取机会。

5. 儒有澡身而浴德,陈言而伏,静而正之,上弗知也;粗而翘之,又不急为也;不临深而为高,不加少而为多;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 关键词注释:
  • 「澡身而浴德」: 洗涤心灵以获得高尚的道德修养
  • 「陈言而伏」: 保持谦虚的态度,不张扬自己的观点
  • 「静而正之」: 保持冷静和正直的态度
  • 「不临深而为高」: 不以浅薄自居,也不因浅显自喜
  • 「不加少而为多」: 不吝啬付出,而是慷慨助人
  • 「世治不轻,世乱不沮」: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动摇自己的价值观
  • 译文:
    儒家的学者通过自我修炼来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他们保持低调、谦逊的态度,面对问题时总是保持平和的心态。他们不为浅薄的自我满足,也不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他们慷慨大方,愿意无私地帮助他人。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他们都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从不因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原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