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让有如此者。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不慁君王,不累长上,不闵有司,故曰儒。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

孔子至舍,哀公馆之,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义:「终没吾世,不敢以儒为戏。」

诗句

1 儒者志同道合,共修同道之术;

  • 注释:这句话说明儒家学者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他们都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 并立则乐,相下不厌;
  • 注释:当与志同道合的人相处时,会感到快乐并乐于分享彼此的快乐,即使地位较低也不感到厌烦。
  1. 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
  • 注释:如果长时间不与朋友见面,听到流言蜚语也不会轻信。这表明他们注重诚信和真实,不会轻易被虚假信息所迷惑。
  1. 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
  • 注释:他们的行动和行为都是基于儒家的道德和价值观,坚持原则的同时,也能根据情况灵活应对。
  1. 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
  • 注释:虽然儒家学者们都具备这些品质和特点,但他们仍然谦虚地不轻易称自己是“仁者”。
  1.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不慁君王,不累长上,不闵有司;
  • 注释:儒家学者不会因为贫穷或富有而改变他们的人格和操守。他们不畏惧君王的权威,也不为名利而劳累他人。
  1. 故曰儒。
  • 注释:因此,人们常把儒家称作“儒者”。
  1. 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
  • 注释:现在很多人对儒家的看法是片面和误解的,总是用儒家来相互指责和批评。
  1. 孔子至舍,哀公馆之,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义:「终没吾世,不敢以儒为戏。」
  • 注释:孔子回到住所后,哀公设宴款待他,听了这番话后,更加相信孔子的话,并且承诺终身遵循儒家的教诲,不再拿儒学开玩笑。

译文

儒家学者志向高远,追求道德修养;他们共同修炼同一种学问和技能,彼此之间关系和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长时间不见面,但一听说有人造谣生事就会不相信。他们的品行端正,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也能保持中立;他们对待朋友真诚无伪,尊重长辈,关心下属。这就是所谓的“儒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儒家学者的高尚品德,展示了他们对道德的追求和实践。诗中的儒家学者们以诚信为本,坚守原则,不屈于贫贱或富贵,对君王和上级保持敬畏之心,对下属保持关怀。这种崇高的道德境界不仅在古代被视为理想的生活方式,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