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与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蜜煎导方
蜜七合一味,内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猪胆汁方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自必发黄,茵陈汤主之。

诗句

  • 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与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 蜜煎导方
  • 蜜七合一味,内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 猪胆汁方
  •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
  •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 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自必发黄,茵陈汤主之。

译文

  1. 如果病人的脉搏只是浮而没有其他症状,那么可以给他服用麻黄汤。如果病人不排尿并且腹部胀满并伴有呕吐,那么他就不能治愈了。
  2. 对于阳明病的病人,如果出现自汗出的情况,如果已经使用过发汗的方法,并且小便通畅,那么这是由于津液内竭导致的,即使病情坚硬也不能用攻下的方法治疗,应该让病人自己有排便的欲望,可以用蜜煎导法来疏通。如果使用土瓜根或者大猪胆汁作为导药,也可以。
  3. 蜜煎导方:将七合蜂蜜放入铜器中用微火慢慢加热,直到稍微凝固像饴糖一样,然后搅拌不要让它烧焦。等到可以捏成丸子的时候,用手捏成挺直的形状,大小要像大拇指一样,长度大约两寸左右。在热的时候迅速制作,冷却后会变硬。将其放在肛门附近,用手紧紧抱住,等想要排便的时候再去掉。
  4. 猪胆汁方:取一只大猪的胆汁,将其泻出汁液,然后加入少量的醋,用来灌入肛门中。如果一顿饭的时间过去了,病人就会排出大便。
  5. 对于阳明病的病人,如果出现了发热、出汗等症状,这表示体内的邪气外散,不会发生黄疸。但是病人只会头部出汗,身体却没有出汗,颈部以下的部位仍然感觉寒冷,并且小便不通,口渴想喝水。这种情况是瘀热在体内,必然会出现黄疸,应该用茵陈汤进行治疗。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讨论了中医对阳明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首先,它强调了在治疗阳明病时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来决定治疗方法。例如,如果病人的脉搏只是浮而没有其他症状,那么可以给他服用麻黄汤。如果病人不排尿并且腹部胀满并伴有呕吐,那么他就不能治愈了。接着,诗中提到了几种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包括蜜煎导法和猪胆汁方等。这些方法都是根据中医的理论和经验总结出来的,旨在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最后,诗中提到了对于阳明病的不同症状的处理方式,包括发热、出汗、自汗出等情况的处理。这些处理方式都是基于中医的理论和经验总结出来的,旨在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