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肤一斤(甘寒)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相得,温分六服。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辛甘,微温)甘草二两(甘平)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方
半夏(洗,破,如枣核大)十四枚(辛温)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著鸡子壳中,甘微寒)
右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辛温)桂枝(去皮,辛热)甘草(炙,甘平)以上各等分
以下是对《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 猪肤一斤(甘寒)
- 注释:猪肤,即猪皮。甘寒,指药物性质偏于甘味且性寒凉。
- 译文:将猪皮一斤煮水,取其汁液五升。
- 赏析:此句描述了制作猪肤汤的基本步骤,体现了中医用药的严谨性。
- 甘草二两(甘平)
- 注释:甘草,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甘平,表示甘草的性质平和,不偏热也不偏寒。
- 译文:取甘草二两,用水三升煎煮,取一升半的药汁。
- 赏析:甘草在方剂中常用于调和诸药,增强疗效。
- 桔梗一两(辛甘,微温)
- 注释: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具有宣肺祛痰、排脓消肿的功效。辛甘,表示其味辛而甘;微温,表示其性温和。
- 译文:取桔梗一两,用水三升煎煮,取一升的药汁。
- 赏析:桔梗在方剂中常用于宣肺止咳,适用于咳嗽痰多等症状。
- 甘草二两(甘平)
- 注释:同上。
- 译文:取甘草二两,用水三升煎煮,取一升半的药汁。
- 赏析:甘草在方剂中常用于调和诸药,增强疗效。
- 苦酒汤方
- 注释:苦酒,即醋。苦酒汤,是一种以醋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中药方剂。
- 译文:半夏十四枚,鸡子一枚。将半夏和苦酒放入锅中,用小火加热至沸腾,然后将苦酒中的鸡子壳取出,待稍冷后含咽。
- 赏析: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 半夏散及汤方
- 注释:半夏,即半夏花。散,即散剂;汤,即汤剂。半夏散及汤,是一种以半夏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中药方剂。
- 译文:半夏(洗,辛温)、桂枝(去皮,辛热)、甘草(炙,甘平)。以上各等分。
- 赏析:半夏散及汤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具有解表散寒、止咳化痰的作用。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是张仲景所著的一部经典中医文献,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对这些原文的解读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的精髓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