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此一卷,第十七篇,凡三十一证,前有详说。

伤寒论·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

原文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译文

如果通过发汗治疗而阳气大量丢失,并且病人出现谵语的症状,那么就不能使用攻下法,应当给予柴胡桂枝汤。这个方剂可以调和营卫之气,从而畅通津液,病情自然能够痊愈。

注释

  • 发汗: 古代中医中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出汗来清除体内的病邪。
  • 亡阳: 指阳气大量流失,是中医对体虚、失血等症状的形容。
  • 谵语: 指神志不清,言语错乱。
  • 不可下: 指的是不能使用攻下法,如峻下逐水等方法。
  • 柴胡桂枝汤: 一种中药方剂,用于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 和其荣卫,以通津液: 调和营卫,使气行血行,津液流通。

赏析

《伤寒论》是张仲景所著的一部重要医学经典著作,它系统地总结了外感及杂病的治疗原则。此篇《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集中讨论了发汗过多导致的各种症状及其治疗方案,强调在发汗过程中要谨慎,避免过度耗损阳气和津液。文中所提出的“不可下”和“柴胡桂枝汤”的使用,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即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这种思想对于指导后世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分析患者的具体症状(如谵语),张仲景不仅提供了诊断方法,还给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展现了中医诊疗的精细和全面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