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应为地,见注解)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
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岛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

帝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
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岛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注释】

  1.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名号。
  2. 天度:指天的运行规律或节气的变化。
  3. 气数:指自然界的气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4. 九九制会:古代一种计算方法,表示将9乘以9等于81,即每增加一次乘数增加一个单位,共增加9次。
  5. 六合:指天与地、地与人的协调统一。
  6. 三百六十五节:指一年中的365个节气。
  7. 九野:指中国的九个地理区域。
  8. 九脏:指人体的九个主要器官。
  9. 形脏:指由外邪侵入人体后形成的病变部位。
  10. 神脏:指由内在原因引起的疾病。

【赏析】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是一部讨论人体与自然关系的经典文献。通过此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如何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制定出适合人体生活的节律。岐伯的解释深入浅出,使复杂的天文历法变得简单易懂。文中不仅解释了“六六之节”、“九九制会”等概念,还详细阐述了这些节气与人体健康之间的联系。例如,提到“三而三之,合则为九”,说明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此外,还指出了每个季节对人体的影响及对应的生理变化,体现了中医对于四季更替与人体健康关系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