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
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脏脉见者,胜死。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帝曰:冬阴夏阳奈何?
岐伯曰: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着者死。
”`
黄帝问岐伯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答:“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脏脉见者,胜死。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岐伯曰:“冬阴夏阳奈何?”黄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着者死。”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九针的学问博大精深,难以尽述。我想了解其中的关键要领,以便传授给子孙后代,让他们铭记于心,世代相传。请将这一学问著之于书,让后人能够学习并传承下去。”岐伯回答说:“观察九种不同的脉象,如果只有一种脉象异常,那么疾病就发生在相应的部位。如果只有两种脉象异常,那么疾病就发生在相应的脏腑。如果只有三种脉象异常,那么疾病就发生在相应的经络。如果只有四种脉象异常,那么疾病就发生在相应的气血。如果只有五种脉象异常,那么疾病就发生在相应的奇邪。通过观察九种不同的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预后。根据不同病变(经病、经络病、血病、奇邪)所采取的不同针刺治疗手法。”
注释:
- 帝:黄帝,古代帝王名。
- 何以知病之所在?:如何知道疾病的发生位置?
- 独小者病:只有脉象细小的才表示有病。
- 独大者病:只有脉象大的才表示有病。
- 独疾者病:只有脉象急促的才表示有病。
- 独迟者病:只有脉象迟缓的才表示有病。
- 独热者病:只有脉象热盛的才表示有病。
- 独寒者病:只有脉象寒盛的才表示有病。
- 独陷下者病:只有脉象沉陷的才表示有病。
-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用左手和右脚的足部,向上到脚踝上方五寸处进行按压。
- 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同时用右手和左脚的足部,向下到脚踝下方弹击。
- 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如果反应超过五寸,并且缓慢蠕动的,则没有病症。
- 中手浑浑然者病:如果反应迅速且浑厚有力的,则表示有病。
- 中手徐徐然者病:如果反应缓慢且无力的,则表示有病。
- 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如果反应不能达到五寸,并且没有弹击的反应,则表示死亡。
- 脱肉身不去者死:如果身体已经脱离了肉体,则表示死亡。
- 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如果中部的脉象忽疏忽数,则表示死亡。
- 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代脉和钩脉交替出现,表示病在络脉。
- 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九种不同的脉象相互对应,上下应该一致,不能有所偏差。
- 一候后则病:如果一个脉象之后就有疾病发生。
- 二候后则病甚:如果两个脉象之后疾病加重。
- 三候后则病危:如果三个脉象之后疾病危险加剧。
- 所谓后者,应不俱也:所谓的“后者”,是指后续的脉象不应该相同。
- 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通过观察脏腑的情况,可以预测生死的时间。
- 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必须先了解经脉的情况,才能了解疾病的脉象。
- 真脏脉见者,胜死:如果出现真脏脉象,则可以预测死亡。
- 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如果足太阳膀胱经之气断绝,则足部无法屈伸,表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