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诗句
-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描述了项羽军队在垓下的营地情况,兵力不足,粮食也耗尽。
-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描绘了汉朝军队和各路诸侯的军队形成了多层的包围圈。
-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晚上听到汉军唱着楚国的歌曲。
- 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羽听到四周都是楚国的歌后感到震惊,并质疑为何楚人的歌声这么多。
- 于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因这些感慨而创作诗歌,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虞姬的深情。
- 歌数阕,美人和之:美人虞姬也随着音乐起舞,和项王一同歌唱。
-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项王因为悲伤而流泪,以至于流下了泪水。他的部下也为之感动,无人能够直视他。
-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羽重新上马,率领剩余的八百多名壮士突围向南逃走。天亮时,汉朝军队才意识到被追赶,命令灌婴带领五千骑兵来追捕项羽。然而,项羽最终渡过淮河,跟随他的士兵仅有一百多人了。
-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羽在阴陵迷路,向一位农民询问方向,这位农民骗他说向左就是左边。结果项羽误入了一片沼泽地,导致汉朝的军队最终追上了他。
-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项羽重新整顿军队后向东行进,但只有二十八名骑兵,而汉朝的骑兵追击者有数千人。
-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评估自己的军队已经奋战八年,经历了七十多次战斗,每次都能打败敌人,从未在战场上失败。尽管如此,他还是被困住了,这可能是上天要让他灭亡,而不是因为他的战斗失败。
译文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扎营,由于兵力和粮食都消耗殆尽,汉军和各路诸侯的军队包围了他们的营地。夜晚听到四周传来的都是楚国的歌,项羽非常吃惊,感叹自己曾经无敌于天下,却为何现在只剩下这么多楚人的声音呢?于是他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垓下歌》。这首诗表达了项羽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虞姬的深厚情感。
在项羽的带领下,他们成功突围,但天亮时发现汉军已经追上了他们。项羽不得不渡河,但手下仅剩下一百多人。到达阴陵时又迷了路,幸亏一个农民误导他往左边走,结果陷入沼泽。最终被汉朝的军队追上。项羽虽然奋力抵抗,但最终未能逃脱。他在全军覆没之际,对跟随他的骑士说:“我曾经征战了八年时间,经历了七十多次战斗,每次都能取得胜利,从未失败过。如今却被困在这里,看来这是天意要我灭亡,并非我的战斗能力有问题。”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项羽的悲剧性格和他与虞姬之间的深厚情感。他的豪情壮志和英勇无畏令人钦佩,但他的命运也充满了无奈和悲哀。在困境中他依旧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展现了他作为领袖的坚韧和勇敢。同时,他对虞姬的深情也让人感动,两人的爱情成为了历史上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