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脉·十一难

曰:经言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脏无气者,何脏也?
然:人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

诗句解析

  1. 经言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这部分描述了脉搏跳动的规律。”经言”可能指的是古代医学经典《难经》中的记载,”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则说明正常情况下,正常成年人的脉搏跳动次数不应少于五十次(即五次呼吸周期)。如果每次呼吸时脉搏只跳动一次,那可能是因为某种疾病或生理状态影响了脉搏的正常跳动。

  2. 一脏无气者:此句表明某一脏腑的功能不足。”一脏无气”意味着该脏腑失去了正常的生气,可能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如气血虚弱、脏腑功能失调等。

  3. 何脏也:这是一个疑问句,询问造成“一脏无气”的具体脏腑是什么。这个问题暗示着需要对病因进行具体分析,以便确定是哪种脏腑出现了问题。

译文

在古老的医学经典《难经·论脉·十一难》中,有这样的描述:“根据经文所说,正常脉搏跳动应不少于五十次。若在每次呼吸中仅能见到一次脉搏跳动,那么这通常意味着某脏腑已经没有了生机,这可能是由于气血不足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

注释

  • 经言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指的是正常成年人每分钟至少应有五十次脉搏跳动。这是脉搏跳动的基本标准。

  • 吸者随阴入:这里提到的“吸者”可能是指呼吸,“随阴入”意味着呼吸随着体内阴气的流动而进入。

  • 呼者因阳出:相对应地,“呼者因阳出”表示呼气时伴随着阳气的排出。

  • 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这里提到吸入之气未能到达肾部,而是返回到肝脏。这表明可能存在某种阻碍使得吸气无法顺畅到达肾脏。

  • 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由此可以推断,导致“一脏无气”的情况很可能是因为肾气首先耗尽。这里的“一脏无气”特指肾脏的元气受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脉搏跳动的描述和对脏腑功能的分析,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身体健康状态的认识。其中涉及到的是中医理论中关于五脏六腑功能与气血运行的基本原理。通过这种传统医学视角,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同时,这首诗也提醒现代人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