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佛子。念心者。作念。六念常觉乃至常施第一义谛。空无着无解。生住灭相不动不到去来。而于诸业受者。一合相回向入法界智。慧慧相乘。乘乘寂灭。焰焰无常。光光无生。无生不起。转易空道变前转后。变变转化。化化转转。变同时同住焰焰一相生灭一时。已变未变。变变化。亦得一受亦如是
若佛子。回向心者。第一义空。于实法空智照有实谛。业道相续因缘中道。名为实谛。假名诸法我人主者。名为世谛。于此二有谛深深入空而无去来。幻化受果而无受。故深深心解脱
若佛子。达照心者。忍顺一切实性。性性无缚无解无碍。法达义达。辞达教化达。三世因果众生根行。如如不合不散。无实用无用无名用。用用一切空空空照达空。名为通达一切法空。空空如如相不可得
诗句
若佛子,念心者,作念。六念常觉乃至常施第一义谛。空无着无解。生住灭相不动不到去来。而于诸业受者,一合相回向入法界智。慧慧相乘,乘乘寂灭。焰焰无常。光光无生。无生不起,转易空道变前转后。变变转化。化化转转。变同时同住焰焰一相生灭一时,已变未变。变变化。亦得一受亦如是。
若佛子,回向心者,第一义空,于实法空智照有实谛。业道相续因缘中道,名为实谛。假名诸法我人主者,名为世谛。于此二有谛深入空而无去来,幻化受果而无受,故深深心解脱。
若佛子,达照心者,忍顺一切实性。性性无缚无解无碍。法达义达。辞达教化达。三世因果众生根行,如如不合不散。无实用无用无名用。用用一切空空空照达空,名为通达一切法空。空空如如相不可得。
译文
- 若佛之子,修行念佛之人,应当经常念诵佛法,以使心境常处于觉悟之中。
- 六念(身、受、心、法、报、化)应常保持觉知的状态,直至达到常施的境地。
- 对于世间的一切事物,无论是生起还是灭去,都不执着于它们的形态和性质。
- 在生死轮回的流转之中,能够保持不动,不被过去、未来或现在的事务所影响。
- 在对各种业力的体验中,能够将它们视为一种回归到法界智慧的途径。
- 智慧能够超越一切现象的迷惑,达到真正的悟性。
- 火焰般的变化无常且无法捉摸,光明般地没有生起也没有消失。
- 没有任何事物的生与灭可以成为我们解脱的障碍。
- 能够轻易地通过变化的道路,从前面转到后面再返回来,或者从变化中转换过来。
- 能够在瞬间同时体验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既存在又不存在。
- 在变化的过程中,既接受又不接受,既是接受又是拒绝。
- 使用一切的方法来洞察一切事物的本质。
- 达到通透一切法空的境界。
- 如同虚空一样,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存在。
- 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能深刻地体会到解脱。
- 当一个人达到了深深的理解和认识时,就能够真正地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困扰。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修行和理解佛教真谛的诗歌。它强调了通过禅修和理解来领悟佛法的重要性。诗人通过比喻和描述,传达了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体验。诗中的关键词“念佛”、“觉悟”、“实谛”、“世谛”、“无去来”等,都体现了佛教的核心理念和修行的目标。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深刻的观察和反思,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教教义,从而达到心灵的解脱和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