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佛子。舍心者。常生舍心。无造无相空法中如虚空。于善恶有见无见罪福二中。平等一照。非人非我所心。而自他体性不可得为大舍。及自身肉手足男女国城。如幻化水流灯焰一切舍。而无生心常修其舍

若佛子。施心者。能以施心被一切众生。身施口施意施财施法施。教导一切众生内身外身国城男女田宅。皆如如相。乃至无念财物。受者施者亦内亦外无合无散。无心行化达理达施。一切相现在前行

若佛子。好语心者。入体性爱语三昧第一义谛法语义语。一切实语者皆顺一语。调和一切众生心无嗔无诤。一切法空智无缘常生爱。心行顺佛意。亦顺一切他人。以圣法语教诸众生。常行如心发起善根

若佛子。利益心者。利益心时。以实智体性广行智道。集一切明焰法门。集观行七财。前人得利益故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现一切身一切口一切意。而震动大世界。一切所为所作。他人入法种空种道种中。得益得乐。现形六道。无量苦恼之事不以为患。但益人为利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上
若佛子,舍心者。常生舍心。无造无相空法中如虚空。于善恶有见无见罪福二中,平等一照。非人非我所心。而自他体性不可得为大舍。及自身肉手足男女国城,如幻化水流灯焰一切舍。而无生心常修其舍。
若佛子,施心者。能以施心被一切众生。身施口施意施财施法施,教导一切众生内身外身国城男女田宅,皆如如相。乃至无念财物,受者施者亦内亦外无合无散。无心行化达理达施,一切相现在前行。
若佛子,好语心者。入体性爱语三昧第一义谛法语义语。一切实语者皆顺一语。调和一切众生心无嗔无诤。一切法空智无缘常生爱。心行顺佛意。亦顺一切他人。以圣法语教诸众生。常行如心发起善根。
若佛子,利益心者。利益心时。以实智体性广行智道。集一切明焰法门。集观行七财。前人得利益故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现一切身一切口一切意,而震动大世界。一切所为所作,他人入法种空种道种中,得益得乐。现形六道,无量苦恼之事不以为患,但益人为利。
赏析:本诗是《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上》的一段,主要讲述了佛教中的四种心态:舍心、施心、好语心和利益心。

  1. 舍心:这是一种超脱的心态,不受世间的束缚和困扰,能够超越生死轮回的苦海,达到一种清净、自在的境界。

  2. 施心:这是一种慈悲的心态,愿意将自己的智慧、力量和财富分享给他人,帮助他们脱离痛苦,达到解脱的境地。这种心态不仅能够帮助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还能够为他人带来无尽的幸福和快乐。

  3. 好语心:这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能够化解世间的纷争和矛盾,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这种心态能够帮助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4. 利益心:这是一种利他的精神状态,愿意将自己的智慧、力量和财富用于帮助他人,使他们能够摆脱困境,实现自我价值。这种心态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这首诗通过描述这四种心态,展现了佛教中的一种高尚品质——慈悲、智慧、平和和利他。这种品质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还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