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持正法,摄诸长幼;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游诸四衢,饶益众生;入治正法,救护一切;入讲论处,导以大乘;人诸学堂,诱开童蒙;入诸淫舍,示欲之过;人诸酒肆,能立其志。
若在长者,长者中尊,为说胜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著;若在刹利,刹利中尊,教以忍辱;若在婆罗门,婆罗门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内官,内官中尊,化正宫女;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兴福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诲以胜慧;若在帝释,帝释中尊,示现无常;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众生。
长者维摩诘,以如是等无量方便,饶益众生。其以方便,现身有疾。以其疾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诸王子,并余官属,无数千人皆往问疾。其往者,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
诗句:
译文:
维摩诘是一位长者,他通过无数的方便手段来利益众生。其中一种方便是,他假装生病了。因为疾病的缘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以及各王子和其他官员,都成千上万地前来探望他。当这些官员们来看望的时候,维摩诘利用自己的病痛,广泛地讲述佛法。
注释:
- 长者维摩诘:指维摩诘这位著名的长者。
- 无量方便:指无数的方便方式。
- 饶益众生:即给予众生利益,使众生受益。
- 现身有疾:表示自己假装身体不适或生病。
- 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指的是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身份的人。
- 问疾:探询病情,这里特指官员们前来询问维摩诘的病情。
- 广为说法:广泛地进行讲解和阐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维摩诘这位长者的善行与智慧,他不仅仅是通过言语教诲,更是以自身的行动——假装生病——来影响他人,以此显示他对众生的关爱。他的这种“方便”行为,展示了佛教中的一种实践智慧,即通过非传统或看似不合逻辑的方法来实现目标或传播教义。维摩诘的行为反映了佛陀教导中的“利他主义”,即帮助他人就是最好的修行。此诗也体现了佛教中的慈悲精神,即使面对权威人物,如国王、大臣、长者等,维摩诘也能以德服人,以智慧引导他们走向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