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仁者,此可患厌,当乐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生,从慈、悲、喜、舍生,从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进、禅定、解脱、三昧、多闻、智慧诸波罗蜜生,从方便生,从六通生,从三明生,从三十七道品生,从止观生,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生,从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从真实生,从不放逸生,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诸仁者,欲得佛身,断一切众生病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如是,长者维摩诘为诸问病者如应说法,令无数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维摩诘经·方便品第二
诸仁者,此可患厌,当乐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生,从慈、悲、喜、舍生,从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进、禅定、解脱、三昧、多闻、智慧诸波罗蜜生,从方便生,从六通生,从三明生,从三十七道品生,从止观生,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生,从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从真实生,从不放逸生,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诸仁者,欲得佛身,断一切众生病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注解:这首诗是《维摩诘经》中的“方便品”的第二段。”诸仁者”指的是在座的各位修行人,”此可患厌”意指这些烦恼与厌倦。”当乐佛身”是指追求如佛陀般的清净身相。”佛身”指的是佛陀的身体,即法身(法身是不生不灭的真我)。”无量功德智慧”表示佛陀具有无尽的功德与智慧。”从……生”列举了众多由佛陀所成就的行为和特质。”断一切众生病者”指断除所有众生的烦恼病苦。”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指发愿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志。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佛陀的身相及其功德,表达了对佛陀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鼓励听众发愿追求无上菩提心,体现了佛教中对于修行者的要求。通过对佛陀身相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崇敬。整体而言,诗歌语言简洁凝练,情感真挚而深邃,充满了佛教的智慧与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