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须菩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入其舍从乞食,时维摩诘取我钵,盛满饭,谓我言:‘唯,须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若须菩提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不坏于身,而随一相;不灭痴爱,起于解脱;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亦不解不缚。不见四谛,非不见谛;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凡夫,非离凡夫法;非圣人,非不圣人;虽成就一切法,而离诸法相,乃可取食。若须菩提不见佛、不闻法,彼外道六师: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阁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是汝之师,因其出家,彼师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若须菩提,入诸邪见,不到彼岸;住于八难,不得无难;同于烦恼,离清净法;汝得无诤三昧,一切众生亦得是定;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汝与众魔及诸尘劳,等无有异;于一切众生而有怨心,谤诸佛,毁于法,不入众数,终不得灭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时我,世尊!闻此茫然,不识是何言,不知以何答,便置钵欲出其舍。维摩诘言:唯,须菩提!取钵勿惧,于意云何?如来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诘,宁有惧不?’我言:‘不也。维摩诘一切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应有所惧也。所以者何?切言说,不离是相,至于智者,不著文字,故无所惧。何以故?文字性离,无有文字,是则解脱。解脱相者,则诸法也!’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法眼净。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这首诗是《维摩诘经·弟子品第三》中的一段文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维摩诘经 · 弟子品第三
佛(佛陀)告诉须菩提:“你前往访问维摩诘询问疾病。”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我无法承担这样的使命去拜访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回想起我来的时候,进入他的房子向他乞食,当时维摩诘拿走我的碗,装满了食物,然后对我说:‘唯,须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就是这样进行乞讨,才可以取食。如果须菩提不戒除淫欲、愤怒和愚痴,也不与他在一起;不受身垢的影响而随一相;不灭掉痴爱,从解脱中升起;用五逆罪业来解脱,也无法解脱也不受束缚。看不见四谛,并非真的看不见谛;没有得到结果,并非真的没有得到果;不是凡人,并非离开凡夫的法则;不是圣人,并非不成为圣人;虽然成就了一切法,但离诸法相,才可取食。如果须菩提看不到佛和听到法,那么那外道六师: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阁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都是你的师傅。因为他们出家了,那些师傅所堕落的你也跟着堕落,也可以取食。如果你有见邪见而不达到彼岸的状态,居住于八难之中不能得到无难;与烦恼同在,脱离清净法;你在没有诤三昧时,所有的众生也都能得到这种定力;那些施予你的人并不名之为福田;那些供养你的人堕入三恶道;与众魔共同一手作为劳侣,你与众魔及所有尘劳没有区别;对于一切众生有怨恨心,诽谤诸佛、毁谤佛法,不进入众人的行列,最终得不到涅槃。如果你是这样的,就可以取食。当时我,世尊!听后茫然,不知如何回答,便将钵放下准备退出他的房子。维摩诘说:‘唯,须菩提!取钵勿惧。’我回答说:‘不也。维摩诘一切诸法,如幻化相,你现在不应有所畏惧。为什么?切言之说不离这个相,至于智者,不执著文字,也就无所畏惧。为什么呢?文字本性离,没有文字,这就是解脱。解脱相者,也就是诸法!’维摩诘这样说时,二百天的人们得到了法眼清净。所以,我无法承担这个使命去拜访他。”
译文:
佛陀告诉须菩提:“你到维摩诘那里去问病。”
须菩提回答道:“世尊,我不能承受这个任务,为什么?因为我想起了以前来到他那里乞食的情况:维摩诘拿出一个装满食物的碗给我,然后告诉我:‘唯,须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像这样乞食才能获得食物。如果我不能断除淫怒痴,也不会和他一起吃饭;我不会破坏自己的身心,但是会随着一种形象出现;我不会消灭对爱的执着,从解脱中生起;我会因为五项重大罪业而获得解脱,但我并不会因此获得自由或被束缚。我不看见四谛,并不是真的看不见谛;我没有获得结果,并不是真的没有获得成果;我不是凡人,并不是离开凡夫的方法;我不是圣人,并不是不成为圣人;即使我修得了一切法,也会离弃各种法相,才能够得到食物。如果我不能看到佛和听到佛法,那些外道六师: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阁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都是你的老师。因为他们出家了,那些老师的过失你也跟随他们一起犯,也能够获得食物。如果你想见到邪见而不到达彼岸状态,居住在八难之中不能得到无难;和烦恼同在,脱离清净法;你在没有诤三昧时,所有的众生也都能够得到这种定力;那些施予你的人并不名之为福田;那些供养你的人堕入三恶道;与众魔共同一手作为劳侣,你与众魔及所有尘劳没有区别;对于一切众生有怨恨心,诽谤诸佛、毁谤佛法,不进入众人的行列,最终得不到涅槃。如果你是这样的,就可以取食。当时我听后茫然,不知道如何回答,便把碗放下准备退出他的房子。维摩诘问我:‘唯,须菩提!取钵勿惧。’我回答说:‘不也。维摩诘一切诸法,如幻化相,你现在不应有所畏惧。’为什么?因为言说不离这个相,至于智者,不执著文字,也就无所畏惧。为什么呢?文字本性离,没有文字,这就是解脱。解脱相者,也就是诸法!”
注释:
- 须菩提:佛陀的门徒之一,以智慧著称。
- 世尊:佛陀的称呼,表示尊敬。
- 汝行诣维摩诘问疾:你前去拜访维摩诘医生寻求治病的方法。
- 忆念我昔:回想以前的经历。
- 舍从乞食:向别人乞食。
- 谓我言:对我说话。
- 唯,须菩提:只有你。
- 若能于食等者:如果能像对待食物那样对待其他的事物。
- 诸法亦等:所有的事物都是平等的。
- 不坏于身:不会损害自己的身体。
- 而随一相:会随着一种形象出现。
- 不灭痴爱:不会消灭对爱的执着。
- 不起于解脱:不会从解脱中获得利益。
- 以五逆相,而得解脱:通过五种重大的罪业获得解脱。
- 亦不与俱:不会被牵连在一起。
- 不见四谛:看不到四圣谛的道理。
- 非不见谛:并没有看不到谛的意思。
- 非得果:并没有得到成果的意思。
- 非凡夫:并不是凡人。
- 非离凡夫法:并不是离开了凡夫的方法。
- 非圣人:并不是圣人。
- 虽成就一切法:虽然修得了一切法。
- 而离诸法相:离开了各种法相。
- 乃可取食:才能够得到食物。
- 我闻如此:我听闻了这样的情况。
- 不识是何言: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不知以何答:不知道用什么来回答。
- 即置钵欲出其舍:立即放下钵打算离开那里。
- 维摩诘言:维摩诘开口说话了。
- 唯:只是。
- 须菩提:只是你。
- 取钵勿惧:不要害怕拿起钵盂。
- 如来所作化人:如来所教化的人。
- 若以是事诘:用这件事来责问你。
- 宁有惧不:难道会有恐惧吗?
- 我言:我回答说。
- 不也:不,不是这样。
- 一切诸法,如幻化相:一切法都像幻化一样。
- 汝今不应有所惧也:现在你不应该有所惧怕。
- 所以者何:原因是什么呢?
- 切言说,不离是相:言辞的说法不离开相貌。
- 至于智者:至于有智慧的人。
- 不著文字:不依附文字。
- 故无所惧:因此无所恐惧。
- 文字性离:文字的本质是不分离的。
- 无有文字:没有任何文字。
- 是则解脱:这才是真正的解脱。
- 解脱相者,则诸法也!:解脱相就是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