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著右掌中,掷过恒河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

「又舍利弗!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延七日以为一劫,令彼众生谓之一劫;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生谓之七日。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一切佛土严饰之事,集在一国,示于众生;又菩萨以一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

「又舍利弗!十方众生供养诸佛之具,菩萨于一毛孔皆令得见;又十方国土,所有日月、星宿,于一毛孔,普使见之。

「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诸风,菩萨悉能吸著口中,而身无损,外诸树木亦不摧折。又十方世界劫尽烧时,以一切火内于腹中,火事如故,而不为害。又于下方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取一佛土,举著上方过恒河沙无数世界,如持针锋,举一枣叶,而无所娆。

诗句

  1. 维摩诘所说经 · 不思议品第六:这是《维摩诘所说经》中的一篇,讨论了菩萨在不可思议解脱中的境界。
  2.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此句是对话的开头,舍利弗询问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的事迹。
  3. 「又舍利弗!…」:重复前一句话,强调对话的继续。

译文

  1. 「维摩诘所说经 · 不思议品第六」,是《维摩诘所说经》中的一篇文章,讨论了菩萨达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2. “又舍利弗! 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 是舍利弗对维摩诘的提问,询问住在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菩萨如何做到。
  3.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 再次强调对话的主题,继续讨论。

注释

  • 维摩诘:指的是维摩诘居士,是古印度的一位高僧,被尊称为“空行第一”。
  • 不可思议解脱:指超越了世俗理解的境界,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无碍的状态。
  • 舍利弗:佛教用语,意为“智者”、“善男子”,这里指代一位求知欲强、智慧出众的人,常用于佛教辩论或修行问答。
  • 「又」:表示再次。
  • 恒河沙:佛教用语,意为“无数”的意思。
  • 劫:佛教时间单位,相当于一亿四千二百万年,是衡量时间长短的一个概念。
  • 严饰之事:精心装饰的事务,通常指佛土的神圣和庄严。
  • 一佛土众生:指的是一个佛陀居住的地方的所有众生。
  • 十方世界:佛教用语,指的是东南西北以及上方的十个方位的世界。
  • 供养诸佛之具:指用来供奉和礼敬佛教诸佛的物品或功德。
  • 一毛孔:指人体的一个非常小的孔隙。
  • 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通过无数的佛陀居住的世界。
  • 持针锋举一枣叶:形容力量强大到可以举起一根针并让一根枣叶保持平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不可思议解脱菩萨的描述,展现了菩萨对于佛法和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实践能力。菩萨通过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实践,最终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境界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自由和解脱。诗中描绘的菩萨形象,既是佛教信仰中的理想化形象,也是人类追求精神自由和解脱的象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