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

舍利弗问天:「汝于此没,当生何所?」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曰:「佛化所生,非没生也。」

天曰:「众生犹然,无没生也。」

舍利弗问天:「汝久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天曰:「如舍利弗还为凡夫,我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无有是处。」

天曰:「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是处。所以者何?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

舍利弗言:「今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如恒河沙,皆谓何乎?」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

首先输出诗句,然后是译文,最后是赏析:

维摩诘所说经 · 观众生品第七    
天问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    
舍利弗问天:「汝于此没,当生何所?」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曰:「佛化所生,非没生也。」    
天曰:「众生犹然,无没生也。」    
舍利弗问天:「汝久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天曰:「如舍利弗还为凡夫,我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无有是处。」    
天曰:「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是处。所以者何?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    
舍利弗言:「今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如恒河沙,皆谓何乎?」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    

翻译与注释:
这首诗是《维摩诘所说经》中的一篇章目,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佛陀的教导及对“无住”的理解。诗中,天与舍利弗讨论了关于身体(女身色相)和修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问题。舍利弗认为身体和修行都是无固定的存在位置,而佛陀对此进行了回应。舍利弗进一步询问佛陀何时能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佛陀表示这取决于舍利弗是否成为凡夫。最终,舍利弗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如果所有的佛都已经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们又在哪里呢?佛陀的回答强调了“菩提无住处”,意味着修行没有固定的地方或状态。

赏析:
这段对话反映了佛教对于“无住”概念的深刻理解。舍利弗和天之间的对话展示了一种哲学思想,即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永恒的存在,一切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这种思想体现了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即“无常”。此外,诗中的对话也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即通过修行达到的一种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状态。通过这样的对话,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和宇宙本质的深刻理解,即一切都在流动变化之中,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