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曰:「何谓也?」
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第八
于是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为如来种子?”
文殊师利回答说:”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简而言之,一切烦恼和六十二见,都是如来的种子。”
维摩诘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文殊师利解释道:”如果一个人能够见到无为之法居于正位,他就不能重新发心追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最高的觉悟境界),就如同高原上不生长莲华,卑湿的淤泥中才会生长出莲花一样。因此,看到无为之法处于正位的人,终究不能成就佛法;而烦恼如同泥土,才能孕育众生的佛法。又如种子种植在空处,终究无法生长,只有在粪壤之地才能够茁壮成长。所以,那些进入无为之境的人,无法成就佛法;而像我这样的见地,就像须弥山一样高大,仍然能够激发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心,从而产生佛法。因此,可以明白地说:一切烦恼都是如来的种子。就像不下到大海中去是无法得到无价宝珠一样,如果不深入烦恼之海,就无法得到一切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