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言:「仁此大众,无乃可耻?」
文殊师利曰:「如佛所言:勿轻未学。」
于是维摩诘不起于座,居众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威德殊胜,蔽于众会。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辞曰:『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
时化菩萨即于会前,升于上方,举众皆见其去,到众香界,礼彼佛足,又闻其言:「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愿得世尊所食之余,欲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
诗句
维摩诘言:「仁此大众,无乃可耻?」
文殊师利曰:「如佛所言:勿轻未学。」
译文
维摩诘说:“诸位菩萨,难道不觉得羞耻吗?”
文殊师利回答说:“就像佛所讲的:不要轻视那些尚未学习的人。”
注释
- 维摩诘:指维摩诘居士(一位著名的佛教居士),他以其智慧和辩才闻名。
- 仁此大众:这里的“仁”是尊敬的意思,而“大众”指的是众多的菩萨和信众。
- 无乃可耻:意为难道不觉得有些羞耻吗?
- 文殊师利:梵语Vasubandhu的音译,意指文殊,是印度的一位重要菩萨。
- 如佛所言:即根据佛陀的话来回答。
- 勿轻未学:不要轻视那些尚未学习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维摩诘居士向众生提出的问题及其回答,展现了维摩诘居士的智慧与慈悲。首先,维摩诘居士对众生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关心和担忧,担心他们因为过于追求声闻、辟支乘等小法而忽略了大乘的佛法真谛。其次,维摩诘居士通过提问,引导众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心态,鼓励他们放下执着,寻求更高层次的修行之道。最后,文殊师利的回答则强调了佛陀所传授的大乘佛法的重要性,提醒众生不要轻视未开悟的人,要尊重并学习他们的智慧。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