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诸大士,见化菩萨,叹未曾有,今此上人从何所来?娑婆世界为在何许?云何名为乐小法者?即以问佛。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于五浊恶世为乐小法众生,敷演道教。彼有菩萨,名维摩诘,住不可思议解脱,为诸菩萨说法,故遣化来,称扬我名,并赞此土,令彼菩萨增益功德。」
彼菩萨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无畏,神足若斯。」
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饶益众生。」
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时彼九百万菩萨,俱发声言:「我欲诣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并欲见维摩诘等诸菩萨众。」
佛言:「可往!摄汝身香,无令彼诸众生起惑著心。又当舍汝本形,勿使彼国求菩萨者,而自鄙耻。又汝于彼,莫怀轻贱,而作碍想。所以者何?十方国土,皆如虚空,又诸佛为欲化诸乐小法者,不尽现其清净土耳。」
诗句
维摩诘所说经·香积佛品第十彼诸大士,见化菩萨,叹未曾有,今此上人从何所来?娑婆世界为在何许?云何名为乐小法者?即以问佛。
译文
维摩诘所讲述的经书 · 香积佛品第十
那些高级的大修行者,看到化身成菩萨的人,赞叹从未有过,今天这个出家人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娑婆世界的所在又在什么地方呢?他们怎样理解称为“乐于小乘法”的修行者呢?于是他们向佛陀提问。佛陀回答说:”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现在五浊恶世,为乐于小乘法众生,敷演道教。” 他们中有位名叫维摩诘的菩萨,住在不可思议解脱中,为诸菩萨说法,因此派遣化现而来,称赞我的名字,并称扬这个土地,使得那个乐于小乘法的修行者增益功德。
那位出家人说:“那个人怎么样?他就这样化现出来,他的德力是无畏的,他的神足是如此之强。”
佛陀说:“非常厉害!所有十方,都派他化现出来,进行佛事,饶益众生。”
于是香积如来,用众香钵装满香饭,送给化现出来的菩萨。那时那九百万菩萨一起发声说:“我想要前往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以及见到维摩诘等许多菩萨。”
佛陀说:“可以前往!摄取你们身上的气息,不要让对方众生生起迷惑之心。另外还要舍弃你们的本相,不要让对方寻求菩萨的人感到羞愧。在那个地方,不要怀有轻视之心,而生出阻碍的念头。为什么呢?十方国土,都如同虚空一般,又因为诸佛为了化度那些乐于小乘法的人,并不是全都显现出清净的净土而已。”
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名为维摩诘的菩萨化身为普通修行者的故事。这位菩萨通过自己的存在和教诲,对其他菩萨和听众产生深远的影响。维摩诘以其深厚的智慧、慈悲及高尚的道德标准,赢得了在场听众的敬仰与尊敬。
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描绘了维摩诘的风采及其在佛教中的崇高地位,同时也展示了佛教教义的普适性和包容性。维摩诘的出现不仅是一个宗教现象,更是一次精神交流和思想碰撞的体现。
这首诗也反映了佛教对于众生平等的理念,即使是乐于小乘法的修行者,也能得到真正的佛法加持。这体现了佛教追求的是内心的觉悟,而不是形式上的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