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

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

文殊师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时。」

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往诣佛所。到已着地,稽首佛足,右绕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绕七匝,于一面立。诸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各令复坐,即皆受教,众坐已定。

佛语舍利弗:「汝见菩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维摩诘所说经·菩萨行品第十一
  • 诗句: 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 注释: 此时,佛陀在庵罗树园讲法,整个场所突然变得非常广阔和庄严,所有的听众都变成了金色。
  1. 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 诗句: 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
  • 注释: 佛陀告诉阿难(阿难):这是因为维摩诘(Vimalakirti)以及文殊师利(Vasubandhu),他们和大众一同恭敬地围绕佛陀,显示出要来的意愿,因此才出现了这样的祥瑞。
  1. 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
  • 诗句: 文殊师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时。」
  • 注释: 维摩诘对文殊师利说:“可以一起去见佛吗?并且为菩萨们进行礼仪和供养。”
  • 赏析: 这里表达了维摩诘的谦虚以及对于佛法的尊重。同时,也显示了他对于佛教礼仪的重视。
  1. 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往诣佛所。到已着地,稽首佛足,右绕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绕七匝,于一面立。诸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
  • 诗句: 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各令复坐,即皆受教,众坐已定。
  • 注释: 然后佛陀按照佛教礼节问候所有菩萨,让他们各自坐下,接受了教诲,大家就坐定下来。
  • 赏析: 这里展示了维摩诘的智慧以及他在佛前的表现,他不仅自己遵守规矩,还让其他听众也这样做,体现了他的慈悲与智慧。
  1. 佛语舍利弗:「汝见菩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
  • 诗句: 佛语舍利弗:「汝见菩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
  • 注释: 佛陀问舍利弗:“你有没有看到那些大菩萨,他们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这些奇迹的吗?”

赏析:
这首诗是《维摩诘所说经》中的一部分,讲述了一个故事:佛陀在庵罗树园讲法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吉祥的场景,所有与会的人变成了金色。这象征着佛陀的慈悲和智慧。接着,维摩诘和他的同伴们恭敬环绕佛陀,请求与他见面。佛陀回应了他们的请求,并且询问了在场的菩萨是否看到了这一切。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了维摩诘的智慧、谦逊以及对佛法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