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由德应录者代兴于前,失道数尽者迭废于后,传讥苌弘欲支天之所坏,而说蔡墨‘雷乘干’之说,明神器之存亡,非人力所能建也。今汉室衰替,帝纲堕坠,天子之诏,歇灭无闻,皇天将舍旧而命新,百姓既去汉而为魏,昭然着明,是可知也。先王拨乱平世,将建洪基;至于殿下,以至德当历数之运,即位以来,天应人事,粲然大备,神灵图籍,兼仍往古,休征嘉兆,跨越前代;是芝所取中黄、运期姓纬之谶,斯文乃着于前世,与汉并见。由是言之,天命久矣,非殿下所得而拒之也。神明之意,候望禋享,兆民颙颙,咸注嘉愿,惟殿下览图籍之明文,急天下之公义,辄宣令外内,布告州郡,使知符命着明,而殿下谦虚之意。“令曰:”下四方以明孤款心,是也。至于览余辞,岂余所谓哉?宁所堪哉?诸卿指论,未若孤自料之审也。夫虚谈谬称,鄙薄所弗当也。且闻比来东征,经郡县,历屯田,百姓面有饥色,衣或短褐不完,罪皆在孤;是以上惭觽瑞,下愧士民。由斯言之,德尚未堪偏王,何言帝者也!宜止息此议,无重吾不德,使逝之后,不愧后之君子。“Ui癸丑,宣告髃寮。督军御史中丞司马懿、侍御史郑浑、羊秘、鲍勋、武周等言:”令如左。伏读太史丞许芝上符命事,臣等闻有唐世衰,天命在虞,虞氏世衰,天命在夏;然则天地之灵,历数之运,去就之符,惟德所在。故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今汉室衰,自安、和、冲、质以来,国统屡绝,桓、灵荒淫,禄去公室,此乃天命去就,非一朝一夕,其所由来久矣。

许芝上符命事
从历史视角审视天命与德治

  1. 历史背景与时代意义
  • 东汉末年政治动荡时期
  • 天命观念在历史中体现
  • 天命与德治关系探讨
  1. 许芝生平与其贡献
  • 太史丞职责与重要性
  • 许芝对魏代汉事件贡献
  • 许芝对后世影响评价
  1. 天命观念历史演变
  • 古代至三国时期变迁
  • 天命观念在不同文化中表现
  • 天命观对社会影响分析
  1. 许芝与《易经》关系
  • 《易经》中天命观点
  • 许芝如何运用《易经》理论
  • 《易经》对许芝决策作用
  1. 许芝与魏代汉事件关联
  • 天命与魏代汉事件关联性
  • 许芝对事件看法和行动
  • 事件对当时社会政治影响
  1. 许芝对后世启示
  • 天命观念与德治结合
  • 许芝做法对未来治理启示
  • 历史教训及现代应用
  1. 结论与思考
  • 许芝上符命事历史意义
  • 天命观念在现代社会价值
  • 历史教训对未来政策指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