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事竟,诣廷尉受罪。“允穷逼出见傕,傕诛允及妻子宗族十余人。长安城中男女大小莫不流涕。允字子师,太原祁人也。少有大节,郭泰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之才也。“泰虽先达,遂与定交。三公并辟,历豫州刺史,辟荀爽、孔融为从事,迁河南尹、尚书令。及为司徒,其所以扶持王室,甚得大臣之节,自天子以下,皆倚赖焉。卓亦推信之,委以朝廷。华峤曰:夫士以正立,以谋济,以义成,若王允之推董卓而分其权,伺其间而弊其罪。当此之时,天下之难解矣,本之皆主于忠义也,故推卓不为失正,分权不为不义,伺闲不为狙诈,是以谋济义成,而归于正也。
注[三]英雄记曰:傕,北地人。汜,张掖人,一名多。
是岁,韩遂、马腾等降,率觽诣长安。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凉州,腾征西将军,屯郿.侍中马宇与谏议大夫种邵、左中郎将刘范等谋,欲使腾袭长安,己为内应,以诛傕等。腾引兵至长平观,宇等谋泄,出奔槐里。稠击腾,腾败走,还凉州;又攻槐里,宇等皆死。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闲相啖食略尽。[一]注[一]献帝纪曰:是时新迁都,宫人多亡衣服,帝欲发御府缯以与之,李傕弗欲,曰:“宫中有衣,胡为复作邪?”诏卖厩马百余匹,御府大司农出杂缯二万匹,与所卖厩马直,赐公卿以下及贫民不能自存者。李傕曰“我邸阁储偫少”,乃悉载置其营。贾诩曰“此上意,不可拒”,傕不从之。
”`
译文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年轻时喜好侠义,曾在羌中游历,结交了当地的豪帅们。后来他回到乡野耕种,而有豪帅来归附他,与他一同耕作,甚至有豪帅杀牛设宴款待他。这些豪帅深受他的感召,纷纷捐出牛羊相赠。
赏析
这段文字描绘了董卓的出身背景及其早期的经历和性格特点。董卓从小爱好侠义,游历于羌中与各豪帅结交,显示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他能够与当地豪帅建立深厚的联系,并在之后得到他们的响应和支持,反映了他的领导力和对人性的理解。董卓的事迹也揭示了其政治野心和军事能力。在归田后,他通过与豪帅的交流获得支持,并最终成为一方势力的领袖。这展示了他的交际手腕和组织能力。
董卓在羌、胡之间的冲突中显示出了其战略眼光。他利用堰水策略,成功地困住并击败了敌人,这不仅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更凸显了他运用智谋以制胜的能力。这种战术不仅展现了个人英雄主义,还反映出他对局势的高度掌控能力。
这段历史记载展示了董卓从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一个有远见和政治智慧的领导者的过程。他的性格、行为和决策方式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成功管理复杂局面和应对危机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