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惧瓒为变,遂举兵袭瓒。虞为瓒所败,出奔居庸。瓒攻拔居庸,生获虞,执虞还蓟。会卓死,天子遣使者段训增虞邑,督六州;瓒迁前将军,封易侯。瓒诬虞欲称尊号,胁训斩虞。

[一]瓒上训为幽州刺史。瓒遂骄矜,记过忘善,多所贼害。[二]虞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于银等,率州兵欲报瓒,以燕国阎柔素有恩信,共推柔为乌丸司马。柔招诱乌丸、鲜卑,得胡、汉数万人,与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北,大破之,斩丹。

袁绍又遣曲义及虞子和,将兵与辅合击瓒。瓒军数败,乃走还易京固守。[三]为围堑十重,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为楼其上;中堑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积谷三百万斛。[四]瓒曰:“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

诗句

  1. 虞惧瓒为变,遂举兵袭瓒。
  • 虞因害怕瓒会有所变动,于是发动军队攻击并袭击瓒。
  1. 虞为瓒所败,出奔居庸。
  • 虞在战争中被打败,被迫逃离至居庸。
  1. 瓒攻拔居庸,生获虞,执虞还蓟。
  • 瓒成功攻占了居庸,并活捉了虞,带他回到蓟城。
  1. 会卓死,天子遣使者段训增虞邑,督六州;
  • 这时董卓已经死去,天子派出使者段训增加虞的封地,并监管六州。
  1. 瓒迁前将军,封易侯。
  • 瓒升任前将军,被封为易侯。
  1. 瓒诬虞欲称尊号,胁训斩虞。
  • 瓒诬陷虞想要自立为王,强迫段训斩杀虞。
  1. 渔阳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于银等,率州兵欲报瓒,以燕国阎柔素有恩信,共推柔为乌丸司马。
  • 渔阳人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于银等人率领他们的军队打算报复瓒,因为他们知道燕国阎柔一向有恩德,共同推举阎柔担任乌丸的司马。
  1. 曲义及虞子和,将兵与辅合击瓒。
  • 曲义和虞的儿子虞和一起率领军队与鲜于辅联合攻击瓒。
  1. 瓒军数败,乃走还易京固守。
  • 瓒的军队接连失败,于是撤退到易京坚守。
  1. 为围堑十重,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为楼其上;中堑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积谷三百万斛。
  • 为了围住敌人,设置了十重的围墙,在围墙内修建了堡垒,都高达五六丈,并在其楼上设置瞭望台。中间的壕沟也被加固为堡垒,高度达到了十丈,而自己则在其中居住,囤积了三百万斛的粮食。
  1. 瓒曰:“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
  • 瓒说:“过去我以为可以轻易指挥天下事务,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不如暂且停止军事行动,专心务农积蓄粮食。”

译文

虞担心袁绍会有所行动,便起兵攻击并袭击了袁绍。虞战败后出逃至居庸。袁绍攻取居庸并生擒了虞,将他带回蓟城。恰好此时董卓已死,天子派遣使者段训增加虞的封地,并监督六州;袁绍又派曲义和虞的儿子虞和一起,率军攻打袁绍。袁绍的军队屡次战败,袁绍于是退守到易京,固守城池。袁绍还在城中筑了多层防御工事,在城墙内建造堡垒,每座堡垒高达五六丈,并在其楼上设置瞭望台。中间的壕沟也被加固为堡垒,高度达到了十丈,袁绍则亲自居住在其中。他还囤积了三百万斛的粮食。袁绍还说:“过去我以为可以轻易指挥天下事务,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不如暂且停止军事行动,专心务农积蓄粮食。”

注释

  1. 虞惧瓒为变,遂举兵袭瓒。
  • 虞因担心袁绍会有所行动,便起兵攻击并袭击了袁绍。
  1. 虞为瓒所败,出奔居庸。
  • 虞在战争中被打败,被迫逃离至居庸。
  1. 瓒攻拔居庸,生获虞,执虞还蓟。
  • 袁绍攻取居庸并且生擒了虞,将虞带回蓟城。
  1. 会卓死,天子遣使者段训增虞邑,督六州;
  • 这时董卓已死,天子派遣使者段训增加虞的封地,并监督六州。
  1. 瓒迁前将军,封易侯。
  • 袁绍升任前将军,被封为易侯。
  1. 瓒诬虞欲称尊号,胁训斩虞。
  • 袁绍诬陷虞想要自立为王,强迫段训斩杀虞。
  1. 渔阳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于银等,率州兵欲报瓒,以燕国阎柔素有恩信,共推柔为乌丸司马。
  • 渔阳人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于银等人率领他们的军队打算报复袁绍,因为他们知道燕国阎柔一向有恩德,共同推举阎柔担任乌丸的司马。
  1. 曲义及虞子和,将兵与辅合击瓒。
  • 曲义和虞的儿子虞和一起率领他们的军队与鲜于辅联合攻击袁绍。
  1. 瓒军数败,乃走还易京固守。
  • 袁绍的军队屡次战败,于是撤退到易京,固守城池。
  1. 为围堑十重,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为楼其上;中堑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积谷三百万斛。
  • 为了围住敌人,设置了十重的围墙,在围墙内修建了堡垒,都高达五六丈,并在其楼上设置瞭望台。中间的壕沟也被加固为堡垒,高度达到了十丈,袁绍则亲自居住在其中。他还囤积了三百万斛的粮食。
  1. 瓒曰:“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
  • 袁绍说:“过去我以为可以轻易指挥天下事务,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不如暂且停止军事行动,专心务农积蓄粮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