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松之案:此时天子在长安,曹公尚未秉政。罢兵之诏,不得由曹氏出。
注[二]吴书曰:谦死时,年六十三,张昭等为之哀辞曰:“猗欤使君,君侯将军,膺秉懿德,允武允文,体足刚直,守以温仁。令舒及卢,遗爱于民;牧幽暨徐,甘棠是均。憬憬夷、貊,赖侯以清;蠢蠢妖寇,匪侯不宁。唯帝念绩,爵命以章,既牧且侯,启土溧阳。遂升上将,受号安东,将平世难,社稷是崇。降年不永,奄忽殂薨,丧覆失恃,民知困穷。曾不旬日,五郡溃崩,哀我人斯,将谁仰凭?追思靡及,仰叫皇穹。呜呼哀哉!”谦二子:商、应,皆不仕。
张杨字稚叔,云中人也。以武勇给并州,为武猛从事。灵帝末,天下乱,帝以所宠小黄门蹇硕为西园上军校尉,军京都,欲以御四方,征天下豪杰以为偏裨。太祖及袁绍等皆为校尉,属之。[一]并州刺史丁原遣杨将兵诣硕,为假司马。灵帝崩,硕为何进所杀。杨复为进所遣,归本州募兵,得千余人,因留上党,击山贼。进败,董卓作乱。杨遂以所将攻上党太守于壶关,不下,略诸县,觽至数千人。山东兵起,欲诛卓。袁绍至河内,杨与绍合,复与匈奴单于于夫罗屯漳水。单于欲叛,绍、杨不从。单于执杨与俱去,绍使将曲义追击于邺南,破之。单于执杨至黎阳,攻破度辽将军耿祉军,觽复振。
根据您提供的文本内容,《三国志》中有关公孙瓒和张杨的部分摘录如下:
公孙瓒传: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他在灵帝时被任命为幽州刺史,但因处理财务不善而受到批评,导致许多官员未能获得应有的补助。
张杨传:张杨字稚叔,云中人也。以武勇在并州任职,成为武猛从事。在灵帝末年,天下动乱,他被派遣到冀州,担任假司马,负责防御工作。
综合分析来看,这段文本描述了两位历史人物在不同领域的事迹,展示了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的卓越能力和影响力。通过这些描述,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政治背景、军事经历以及个人品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