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渊虽数战胜,太祖常戒曰:“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渊妻,太祖内妹。长子衡,尚太祖弟海阳哀侯女,恩宠特隆。衡袭爵,转封安宁亭侯。黄初中,赐中子霸,太和中,赐霸四弟,爵皆关内侯。霸,正始中为讨蜀护军、右将军,进封博昌亭侯,素为曹爽所厚。闻爽诛,自疑,亡入蜀。以渊旧勋赦霸子,徙乐浪郡。霸弟威,官至兖州刺史。威弟惠,乐安太守。惠弟和,河南尹。衡薨,子绩嗣,为虎贲中郎将。绩薨。子褒嗣。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少好弓马弋猎。后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余人,周旅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太祖之破袁术,仁所斩获颇多。
从征徐州,仁常督骑,为军前锋。别攻陶谦将吕由,破之。还与大军合彭城,大破谦军。
诗句:初,渊虽数战胜,太祖常戒曰
译文:夏侯渊虽然屡次战胜,但曹操经常告诫他说:“当将领时会有胆怯的时刻,不能只依赖勇敢。将领应以勇气为基础,同时运用智慧和计谋。只知道依靠勇力,只能匹敌一般的人。”
注释说明:
- 这首诗选自《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作者是陈寿,是西晋时期的历史著作。
- “初”指的是开始时或起初的情况。
- “渊虽数战胜”描述了夏侯渊多次取得胜利的情况。
- “太祖常戒曰”指出了曹操经常告诫夏侯渊的话。
- 曹操告诫夏侯渊的关键在于“怯弱时”,即在遇到困难或挑战时可能表现出的恐惧或不自信。
- “不可但恃勇也”意味着不能只依赖勇气,需要结合智谋。
- “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强调了将领应以勇气为基础,但行动时应运用智慧和计谋。
- “但知任勇”指的是只知道凭借勇气。
- “一匹夫敌耳”表示这样的人只能匹敌普通敌人。
- 最后一句“闻爽诛,自疑,亡入蜀”反映了夏侯渊听到曹爽被诛的消息后,感到恐惧并逃亡至蜀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曹操对夏侯渊的教诲,反映了曹操对将领素质的高要求。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将领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良好的战略眼光和智谋,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做出正确的决策。这首诗还体现了曹操作为一位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智慧和远见,他不仅注重将领的个人能力,更重视将领的整体素质和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