彧曰:「不先取吕布,河北亦未易图也。」太祖曰:「然。吾所惑者,又恐绍侵扰关中,乱羌、胡,南诱蜀汉,是我独以兖、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为将奈何?」彧曰:「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超最强。彼见山东方争,必各拥众自保。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相持虽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东,足以不动。钟繇可属以西事。则公无忧矣。」

三年,太祖既破张绣,东擒吕布,定徐州,遂与袁绍相拒。孔融谓彧曰:「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彧曰:「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五年,与绍连战。太祖保官渡,绍围之。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仪欲还许以引绍。彧曰:「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荧?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太祖乃住。遂以奇兵袭绍别屯,斩其将淳于琼等,绍退走。审配以许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绍;颜良、文丑临阵授首;田丰以谏见诛:皆如彧所策。

诗句:

不先取吕布,河北亦未易图也。
译文:

如果先不夺取吕布,那么河北地盘也不易图谋。
注释:吕布是当时非常强大的军阀,占据着河北一带的地盘,如果不尽快消灭他,将会对曹操的霸业构成严重威胁。
诗中“不先取吕布”指的是曹操在争夺天下时,首先必须解决掉最强大的对手吕布,这是实现统一大业的基础条件。
“河北亦未易图也”则是说只有先除掉了吕布,才能进一步统一河北地区。河北地区地势险要,人口众多,是兵家必争之地。只有先控制了这一战略要点,才能在北方形成对袁绍的有利局面。
赏析:

曹操在《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中所表达的思想,体现了他对军事策略和战略规划的深刻理解。他的这句话反映了他对时机把握的重要性,以及在战争中先发制人的战术思想。在古代战争环境中,能否迅速击败敌人,往往决定了战争的胜利与否。所以,“先取吕布”不仅是一种军事行动,更是一种政治策略,旨在削弱敌人的势力,巩固自己的地位。

这句话还强调了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全局和长远的影响。曹操通过这样的表述,展示了他对整个战局的关注和思考。他认为,只有通过有效地消除潜在的威胁,才能确保自己能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进而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曹操的这种战略思维具有深远的影响。他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正是依靠这种先发制人的战术,逐步消除了许多潜在的障碍,使得自己能够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同时,这也体现了曹操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卓越能力,他不仅善于运用武力征服敌人,更擅长通过智慧和策略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中的这句话是曹操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告诉我们,在任何竞争和冲突中,都需要先发制人,掌握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