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从讨袁谭、尚于黎阳。明年,太祖方征刘表,谭、尚争冀州。谭遣辛毗乞降请救,太祖将许之,以问群下。群下多以为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
太祖曰:「善。」乃许谭和亲,遂还击破尚。其后谭叛,从斩谭于南皮。冀州平,太祖表封攸曰:「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于是封陵树亭侯。十二年,下令大论功行封,太祖曰:「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其次也。」增邑四百,并前七百户,转为中军师。魏国初建,为尚书令。
以下是对《三国志 · 魏书 · 荀彧攸贾诩传》的逐句解读和翻译:
- 诗句释义:
- 七年,从讨袁谭、尚于黎阳。
- “七年”指的是三国时期,魏国建立后的第七个年头。
- “从讨袁谭、尚于黎阳”指的是在黎阳地区参与讨伐袁谭和袁尚的行动。
- 明年,太祖方征刘表,谭、尚争冀州。
- “明年”指的是魏国建立后的第二年。
- “太祖方征刘表”指的是曹操正征讨荆州的刘表。
- “谭、尚争冀州”指的是袁谭和袁尚争夺冀州的领土。
- 译文:
- 七年,跟随曹操一起讨伐袁谭、袁尚,讨伐行动发生在黎阳。
- 次年,曹操准备征讨荆州的刘表,而袁谭和袁尚正在争夺冀州的领土。
- 赏析:
- 这段文字反映了曹魏初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行动,展现了不同势力之间的争斗和曹操的统一志向。
- 曹操在此时期多次征战,平定了北方的大部分领土,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 荀彧作为曹操的重要谋士,参与了多场重要的战役,其智谋和忠诚为曹操所重用。
- 曹操的征伐行为也体现了他统一天下的决心,即使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曹操也毫不退缩。
《三国志 · 魏书 · 荀彧攸贾诩传》是研究三国时期重要人物荀彧及其同僚贾诩的传记,它为我们展示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背景,以及曹操如何利用各种人才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复杂政治局势和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