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文帝在东宫,太祖谓曰:「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
攸曾病,世子问病,独拜床下,其见尊异如此。攸与钟繇善,繇言:「我每有所行,反复思惟,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
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攸从征孙权,道薨。太祖言则流涕。
长子缉,有攸风,早没。次子适嗣,无子,绝。黄初中,绍封攸孙彪为陵树亭侯,邑三百户,后转封丘阳亭侯。正始中,追谥攸曰敬侯。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贾诩有良、平之奇。
下面是对《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 诗句:”公达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
- 译文:荀攸为人深沉谨慎,具有高深的智谋防备,自从曹操起兵征战以来,他始终在谋略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荀攸在曹操军事生涯中的重要角色,他的深思熟虑和策略制定为曹操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 诗句:”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
- 译文:当时的人们以及他的孩子们都不知道他所说的话。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荀攸的智慧和谋略不为外界所理解和认可,突显了他的智慧难以捉摸。
- 诗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
- 译文:荀攸外表看起来愚钝,但内心却是机智勇敢的。
-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荀攸外表与内在性格的巨大反差,展现了他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 诗句:”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
- 译文:他在外部表现得柔弱,而在内在的力量上却是强大的,他不自夸自己的功绩,也不炫耀自己的努力,他的智慧可以超越常人,他的愚蠢则无法达到。
- 赏析:这句话赞美了荀攸谦逊低调的品质,也表达了他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知。
- 诗句:”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 译文:即使像颜回、宁戚这样杰出的人也不能超过他。
- 赏析:这句话表明了荀攸在智慧和才能上的卓越,他的成就无人能匹敌,体现了他的非凡才华。
- 诗句:”世子问病,独拜床下”
- 译文:世子荀彧询问病情时,只有荀攸会到床前问候。
- 赏析:这句话展示了荀攸对待他人尤其是同僚的尊重和关心,体现了他的谦逊品质和高尚情操。
- 诗句:”荀攸曾病”
- 译文:荀攸曾生病。
- 赏析:这句话简洁地描述了荀攸的个人经历,凸显了他作为历史人物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 诗句:”世不得尽闻也”
- 译文:因此,世人均未能听到全部的情况。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荀攸的一些事迹或言论并未被广泛传播,可能因为他的某些言行不符合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或政治利益。
- 诗句:”公达从征孙权”
- 译文:荀攸跟随曹操征讨孙权。
- 赏析:这句话说明了荀攸参与了重要的军事行动,展示了他在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
- 诗句:”太祖言则流涕”
- 译文:曹操听说这件事后感动得流泪。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曹操对荀攸的深厚感情和信任,也体现了荀攸在曹操心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中诗句的逐句解读和翻译,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领略到曹操时代的历史氛围、人物性格和智慧策略。同时,这些诗句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历史人物的形象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