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封嘉洧阳亭侯。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惧应,以生踏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大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踏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三国志》程昱传:智略与策略

程昱,一名杰出的谋士,在三国纷争中以其非凡的才智和远见卓识,为曹操集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生平事迹,尤其是其与袁绍的复杂关系以及在关键时刻所展现出的睿智,都令人印象深刻。通过阅读《三国志》,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程昱的智慧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程昱在与袁绍的交往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袁绍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军阀之一,而程昱则是曹操的重要谋士。当袁绍企图在界桥阻击公孙瓒时,程昱被袁绍任命为参军事。这个角色不仅体现了程昱在军事上的才能,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袁绍集团的忠诚度。程昱的这一选择,虽然在当时被视为一种无奈,但也是他对形势的一种判断——在群雄割据的乱世之中,忠诚有时比个人利益更为重要。

在随后的战事中,程昱的表现更是凸显了他的智慧与胆识。当袁绍兵败后,程昱选择了追随曹操,成为其得力助手之一。这一点表明了他在面对变局时的决断力以及对自己信仰的坚守。在与曹操的共事过程中,程昱多次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策略建议,例如建议曹操南征荆州,以待机而定;又如建议曹操不急于南征,而是直接平定冀州。这些建议不仅显示了程昱深邃的战略眼光,也反映了他对于时局的精准把握。

更值得注意的是,程昱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及对局势的准确把握,使他能够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中游刃有余。例如,当他看到刘备可能袭击许都(曹操的大本营)来威胁曹操时,他及时提醒曹操,并提出了利用乌丸之策,一举平定冀州的计策。这种预见性和主动性展示了程昱作为谋士的卓越才华。

程昱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在多方面表现出色,他却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程昱最终因反对曹操的政策而被免职,最终病逝。这一悲剧性的结局,让人不禁思考,一个能够洞察人心、运筹帷幄的智者,为何会在权谋斗争中落得如此下场?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悲哀,也是对那个时代政治斗争残酷性的见证。

程昱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关于忠诚、智慧和个人抉择的历史,它还揭示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现实和人性的复杂。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我们应当更加珍惜那些在动荡时期保持清醒头脑的人,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不仅成就了历史的进程,也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