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朗所与俱徙赵咨。官至太常,为世好士。
梁习字子虞,陈郡柘人也,为郡纲纪。太祖为司空,辟召为漳长,累转乘氏、海西、下邳令,所在有治名。还为西曹令史,迁为属。并土新附,习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
时承高干荒乱之余,胡狄在界,张雄跋扈,吏民亡叛,人其部落;兵家拥众,作为寇害,更相扇动,往往棋跱.习到官,诱计分谕招纳,皆礼召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右已尽,乃次发诸丁强以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分请以为勇力。吏兵已去之后,稍移其家,前后送邺凡数万口;其不从命者,兴兵致讨,斩首千数,降附者万计。单于恭顺,名王稽颡,部曲服事供职,同于编户。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
贡达名士,咸显于世,语在《常林传》。太祖嘉之,赐爵关内侯,更拜为真。长者称咏,以为自所闻识,刺史未有及习者。建安十八年,州并属冀州,更拜议郎、西部都督从事,统属冀州,总故部曲。又使于上党取大材供邺宫室。习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于道次耕种菽粟,以给人牛之费。后单于入侍,西北无虞,习之绩也。文帝践阼,复置并州,复为刺史,进封申门亭侯,邑百户;政治常为天下最。太和二年,征拜大司农。
诗句:
- 刘馥,字元颖,沛郡相人也,避乱扬州。建安初年,前去游说袁术将戚寄、秦翊,使他们率领部众与自己一同奔赴曹操。
译文:
刘馥,字元颖,沛郡相县人,在躲避战乱时逃到扬州。建安初年,他前往劝说袁术的将领戚寄和秦翊,让他们带领他们的军队与自己一同前往曹操那里。
关键词注释:
- 刘馥:东汉末年的名士,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著称于世。
- 沛郡相县:指的是刘馥的故乡,位于今天的中国河南省。
- 扬州:当时的政治中心之一,刘馥在此地避难。
- 袁术的将领戚寄、秦翊:指两位在袁术手下的将领,他们响应刘馥的劝告,率军加入了曹操的阵营。
赏析:
刘馥的故事展示了他的智慧和政治远见。面对乱世,他不仅能够洞察局势,更能够吸引人才,团结力量。他通过巧妙的言辞和策略,成功地说服了两位重要的将领加入曹操,这一举动极大地提升了曹操的军事实力和声望。这不仅体现了刘馥个人的智慧和魅力,也反映了他在乱世中的生存智慧和领导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