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逵宇梁道,河东襄陵人也。自为儿童,戏弄常设部伍,祖父习异之,曰:“妆大必为将率。”口授兵法数万言。初为郡吏,守绛邑长。郭援之攻河东,所经城邑皆下,逵坚守,援攻之不拔,乃召单于并军急攻之。城将溃,绛父老与援要,不害逵。绛人既溃,援闻逵名,欲使为将,以兵劫之,逵不动。左右引逵使叩头,逵叱之曰:“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援怒,将斩之。绛吏民闻将杀逵,皆乘城呼曰:“负要杀我贤君,宁俱死耳!”左右义逵,多为请,遂得免。初,逵过皮氏,曰:“争地先据者胜。”及围急,知不免,乃使人间行送印绶归郡,且曰:“急据皮氏。”援既并绛众,将进兵。
逵恐其先得皮氏,乃以他计疑援谋人祝奥,援由是留七日。郡从逵言,故得无败。
《三国志 · 魏书 ·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贾逵宇梁道,河东襄陵人也。自为儿童,戏弄常设部伍,祖父习异之,曰:“妆大必为将率。”口授兵法数万言。初为郡吏,守绛邑长。郭援之攻河东,所经城邑皆下,逵坚守,援攻之不拔,乃召单于并军急攻之。城将溃,绛父老与援要,不害逵。绛人既溃,援闻逵名,欲使为将,以兵劫之,逵不动。左右引逵使叩头,逵叱之曰:“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援怒,将斩之。绛吏民闻将杀逵,皆乘城呼曰:“负要杀我贤君,宁俱死耳!”左右义逵,多为请,遂得免。
注释:
- 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从小时候起就经常摆好阵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认为他将来一定能成为将领。
- 贾逵在担任郡吏期间,守卫绛邑长。
- 郭援攻打河东时,经过的城镇都投降了,而贾逵坚守不降。当郭援攻城不下,转而征召单于联合军队来攻击时,绛邑城的守军准备投降,但绛邑的长辈和居民们请求贾逵不要投降,他们宁愿一起死。
- 郭援得知贾逵不愿投降后,想要杀死他。但绛邑的居民听到将杀贾逵的消息后,纷纷登上城墙高喊:“保护贾长官,我们不能让他一个人去死!”最终,贾逵得以幸免。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贾逵在面对困境时坚守原则、拒绝投降的故事。诗中通过对贾逵与绛邑人民的互动以及他们共同抵抗敌人的决心,展示了贾逵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民对英雄的尊敬和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