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太祖时,刘廙坐弟与魏讽谋反。当诛。群言之太祖,太祖曰:“廙,名臣也,吾亦欲赦之。”乃复位。廙深德群,群曰:“夫议刑为国,非为私也;且自明主之意,吾何知焉?”其弘博不伐,皆此类也。青龙四年薨,谥曰靖侯。子泰嗣。帝追思群功德,分群户邑,封一子列侯。泰字玄伯。青龙中,除散骑侍郎。正始中,徙游击将军,为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怀柔夷民,甚有威惠。京邑贵人多寄宝货,因泰市奴婢,泰皆挂之于壁,不发其封,及征为尚书,悉以还之。嘉平初,代郭淮为雍州刺史,加奋威将军。蜀大将军姜维率众依曲山筑二城,使牙门将句安、李歆等守之,聚羌、胡质任等寇逼诸郡。征西将军郭淮与泰谋所以御之。泰曰:“曲城虽固,去蜀险远,当须运粮。羌夷患维劳役,必未肯附。今围而取之,可不血刃而拔其城。虽其有救,山道阻险,非行兵之地也。”淮从泰计,使泰率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等进兵围之,断其运道及城外流水。安等挑战,不许,将士困窘,分粮聚雪以稽日月。维果来救,出自牛头山,与泰相对。泰曰:“兵法贵在不战而屈人。今绝牛头,维无反道,则我之擒也。”敕诸军各坚垒勿与战,遣使白淮。欲自南渡白水,循水而东,使淮趣牛头,截其还路,可并取维。不惟安等而已。淮善其策,进率诸军军洮水。维惧,遁走,安等孤县,遂皆降。

下面是对《三国志·魏书·桓二陈徐卫卢传》逐句释义的详细翻译:

  1. 原文
    初,太祖时,刘廙坐弟与魏讽谋反。当诛。群言之太祖,太祖曰:“廙,名臣也,吾亦欲赦之。”乃复位。
  • 译文:最初,在曹操时代,刘廙因弟弟与魏讽阴谋反叛而被处以死刑。但是大臣们都劝说曹操处死他。曹操却说:“刘廙是名臣,我也想要赦免他。”于是释放了刘廙。
  1. 原文
    廙深德群,群曰:“夫议刑为国,非为私也;且自明主之意,吾何知焉?”其弘博不伐,皆此类也。青龙四年薨,谥曰靖侯。子泰嗣。帝追思群功德,分群户邑,封一子列侯。
  • 译文:刘廙对大臣们非常感激,他们说:“制定刑法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个人;而且体现了君主的意图,我们怎么会知道呢?”刘廙的心胸宽广、不夸耀自己,都是类似的情况。青龙四年去世,谥号为靖侯。儿子刘泰继承爵位。文帝思念大臣们的功德,分给他们的食邑,封一个儿子为列侯。
  1. 赏析
    这段记载反映了曹操对待忠诚大臣的态度和宽容,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治国理念——法律和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国家整体的利益而非个人。这种理念后来成为三国时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上述文本的逐句分析,可以看出《三国志·魏书·桓二陈徐卫卢传》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政治文化。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人性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