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泰闻经见围,以州军将士索皆一心,加得保城,非维所能卒倾。表上进军晨夜速到还。众议以“经奔北,城不足自固,维若断凉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据关、陇之险,敢能没经军而屠陇右。宜须大兵四集,乃致攻讨。”大将军司马文王曰:“昔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谋远,非维所任也。且城非仓卒所拔,而粮少为急,征西速救,得上策矣。”泰每以一方有事,辄以虚声扰动天下。故希简白上事,驿书不过六百里。

司马文王语荀觊曰:“玄伯沉勇能断,荷方伯之重,救将陷之城,而不求益兵,又希简上事,必能办贼故也。都督大将,不当尔邪!”

后征泰为尚书右仆射,典选举,加倍中光禄大夫。吴大将孙峻出淮、泗。以泰为镇军将军,假节都督淮北诸军事,诏徐州监军己下受泰节度。

以下是《三国志 · 魏书 · 桓二陈徐卫卢传》的诗句翻译及译文解析:

  • 原文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

译文
桓阶字伯绪,是长沙临湘人。

注释

  • 桓阶:人名,字伯绪,是长沙临湘人,曾任尚书郎。

赏析
这段文字简洁地介绍了桓阶的基本信息,包括他的姓名、字、以及籍贯。通过这种直接的方式,读者可以迅速了解到桓阶的基本背景。

接下来是关于桓阶在历史上的重要事迹及其影响的描述:

  • 原文
    仕郡功曹。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

译文
担任过郡功曹。太守孙坚举荐桓阶为孝廉,任命他为尚书郎。

注释

  • 仕郡功曹:担任过某郡的主簿或功曹,负责地方的文职工作。
  • 孝廉:汉朝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指被选为孝子和廉洁之士。
  • 尚书郎:东汉和魏晋时期的高级文职官员,负责文书、记录等工作。

这段描述突出了桓阶在政治生涯中的起始阶段,强调了他的从政经历与成就。

接着是描述桓阶的政治智慧和决策力的部分:

  • 原文
    阶说其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 故齐桓率诸侯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 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 明府必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羡曰:“然则何向而可? ”阶曰:“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讨有罪,孰敢不服?今若举四郡保三江以待其来,而为之内应,不亦可乎! ”羡曰:“善。 ”乃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 太祖大悦。

译文
桓阶劝说其太守张羡,说:“如果行事不遵循道义,没有不败的。所以齐桓公率领诸侯尊奉周朝,晋文公驱赶叔带而接纳了周天子。如今袁氏违背这个道理,而刘牧顺应了它,这是自取灭亡的道路。 您如果想要建立功业并宣扬道义,保全福分远离灾祸,不应该与他同谋。” 张羡说:“那么该怎么办呢?”桓阶说:“曹操虽然弱小,但依靠道义而崛起,救援朝廷的危急,奉行王命讨伐有罪之人,谁敢不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