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死停丧十余日,当时不食肉,丧主哭泣,他人就歌舞饮酒。已葬,举家诣水中澡浴,以如练沐。其行来渡海诣中国,恒使一人不梳头,不去虮虱,衣服垢污,不食肉,不近妇人,如丧人,名之为持衰。若行者吉善,共顿其生口财物。若有疾病,遭暴害,便欲杀之,谓其持衰不谨。出真珠、青玉。其山有丹,其木有柟、杼、豫樟、杼枥、橿、乌号、枫香,其竹筱竿、桃支。有姜、桔、椒、蓑荷,不知以为滋味。有猕猴、黑雉。

其俗举事行来,有所云为,辄灼骨而卜,以占吉凶,先告所卜,其辞如令龟法,视火坼占兆。其会同坐起,父子男女无别,人性嗜酒。见大人所敬,但搏手以当跪拜。其人寿考,或百年,或八九十年。其俗,国大人皆四五妇,下户或二三妇。妇人不淫,不妨忌。

这首诗是《三国志》中关于乌丸、鲜卑和东夷的描述。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始死,停丧十余日,当时不食肉,丧主哭泣,他人就歌舞饮酒。已葬,举家诣水中澡浴,以如练沐。

这句话描述了当死者去世后,他们需要等待十多天才举行葬礼。在这段时间里,丧主会哭泣,其他人则去唱歌跳舞喝酒。等到葬礼结束后,全家人一起去水里洗澡,用白色的布(如练)来清洗身体。

其行来渡海诣中国,恒使一人不梳头,不去虮虱,衣服垢污,不食肉,不近妇人,如丧人,名之为持衰。若行者吉善,共顿其生口财物。若有疾病,遭暴害,便欲杀之,谓其持衰不谨。出真珠、青玉。

这句话描述了乌丸、鲜卑和东夷的人在旅行到中国时的习惯。他们总是让一个人不梳头,不去除头部的虱子,衣服脏了也不换洗,不吃肉类,不接近女性,表现得就像失去了亲人一样,这被称为“持衰”。如果旅行者表现出善良的行为,他们会一起分享他们的财物。如果他们生病或遭到暴力伤害,就会想杀掉他们,认为他们在“持衰”方面做得不好。他们还出口珍珠和青玉。

其山有丹,其木有柟、杼、豫樟、杼枥、橿、乌号、枫香,其竹筱竿、桃支。有姜、桔、椒、蓑荷,不知以为滋味。有猕猴、黑雉。

这句话描述了乌丸、鲜卑和东夷的山区有红色的丹砂,树木有柟树、杼树、豫樟树、杼枥树、橿树、乌号树、枫香树等。竹子中有筱竿和桃枝。还有姜、桔子、辣椒、蓑荷,不知道它们是什么味道。这里提到了猕猴和黑雉。

其俗举事行来,有所云为,辄灼骨而卜,以占吉凶,先告所卜,其辞如令龟法,视火坼占兆。其会同坐起,父子男女无别,人性嗜酒。见大人所敬,但搏手以当跪拜。其人寿考,或百年,或八九十年。

这句话描述了乌丸、鲜卑和东夷人的习俗是在做事情或者有重大决定时,他们会通过烧骨头的方式来占卜吉凶。他们会先告诉人们所要占卜的内容,然后根据火的形状来预测未来的吉凶。当人们聚集在一起时,无论年龄大小,都会平等对待,人们喜欢喝酒。见到尊敬的人物时,他们只是拍打手掌作为行礼。他们有的人活了百岁,有的人活了八十九年。

其俗,国大人皆四五妇,下户或二三妇。妇人不淫,不妨忌。

这句话描述了乌丸、鲜卑和东夷人的婚姻习惯。国家中的成年人通常有四个或五个妻子,而下层阶级的人可能有两三个妻子。这里的妇女们不出轨,也不受任何限制。

这首诗描述了乌丸、鲜卑和东夷人在饮食、生活、婚姻等方面的特点。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这些习俗和生活方式反映了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