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永安贼施但等劫皓弟谦,袭建业,或白楷二端不即赴讨者,皓数遣诘楷。楷常惶怖,而卒被召,遂将妻子亲兵数百人归晋,晋以为车骑将军,封丹杨侯。

孙桓字叔武,河之子也。年二十五,拜安东中郎将,与陆逊共拒刘备。备军众甚盛,弥山盈谷,桓投力奋命。与逊戮力,备遂败走。桓斩上(兜)(夔)道,截其径要。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忿恚叹曰:“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儿,而今迫孤乃至此也!”

桓以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下督牛港,作横江坞,会卒。

评曰:夫亲亲恩义,古今之常。宗子维城,诗人所称。况此诸孙,或赞兴初基,或镇据边陲,克堪厥任,不忝其荣者乎!故详着云。

诗句

  1. “初永安贼施但等劫皓弟谦,袭建业” - 这句话描述了永安地区的叛军施但等人攻击了孙权的弟弟孙谦,并袭击了建业城。
  2. “或白楷二端不即赴讨者,皓数遣诘楷” - 这句表明有些人报告说孙楷的两端没有立即加入抵抗叛军的行动,孙权多次派遣使者质问孙楷。
  3. “桓字叔武,河之子也” - 这是介绍孙桓,他的名字是孙叔武,是河的儿子。
  4. “年二十五,拜安东中郎将,与陆逊共拒刘备” - 孙桓在二十五岁时被任命安东中郎将,并在一次对抗刘备的战争中与陆逊合作。
  5. “备军众甚盛,弥山盈谷,桓投力奋命。与逊戮力,备遂败走” - 孙桓面对刘备强大的军队,他投入全部力量奋勇作战,与陆逊共同努力最终让刘备战败逃跑。
  6. “桓以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下督牛港,作横江坞,会卒” - 孙桓因功绩被任命为建武将军,并被封为丹徒侯,还负责监督一个名为牛港的地方,并在那里建立了防御工事横江坞。
  7. “评曰:夫亲亲恩义,古今之常。宗子维城,诗人所称。况此诸孙,或赞兴初基,或镇据边陲,克堪厥任,不忝其荣者乎!故详着云。” - 这段评价总结了孙氏家族的历史和贡献,强调了家族之间的亲情和忠诚是自古以来的重要价值,以及这些孙子们有的助力巩固国家基础,有的则守卫边疆,能够承担重任,不愧于他们所享有的荣誉。

译文

  1. 起初,永安地区的叛军施但等人劫持了孙权的弟弟孙谦并袭击了建业城。
  2. 有人报告称孙楷的两端没有立即加入抵抗叛军的行动,孙权多次派遣使者质问孙楷。
  3. 孙桓字叔武,是河的儿子。
  4. 二十五岁时,孙桓被任命为安东中郎将,并与陆逊共同抵抗刘备的军队。
  5. 刘备的军队非常强大,山丘和山谷都被他们占据,孙桓全力奋战,与陆逊共同作战,最终让刘备败逃。
  6. 孙桓因此获得建武将军的职位,被封为丹徒侯,并负责监督牛港,在那里建立了防御工事横江坞。
  7. 评论家指出,家庭亲情和恩义,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普遍的价值;宗室子弟守护家园,正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此外,这些孙子中有的助力巩固国家的基础,有的帮助守卫边疆,能够承担重任,不辱没他们的荣耀。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孙氏家族历史的重要文献,展示了孙家的团结和牺牲精神。通过描述孙桓和他的兄弟孙叔武(孙桓)如何面对挑战并取得成功,诗强调了家庭的纽带和责任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孙桓与其他将领的共同努力来抵御外敌,显示了这个家族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此外,诗中对孙家的描述不仅反映了个人英雄主义,还体现了整个家族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孙氏家族英勇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