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

后孙邵卒,百寮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

权既称尊号,昭以老病,上还官位及所统领。更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食邑万户。在里宅无事,乃着《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权尝问卫尉严畯:“宁念小时所暗书不?”畯因诵《孝经》“仲尼居”。昭曰:“严畯鄙生,臣请为陛下诵之。”乃诵“君子之事上”,咸以昭为知所诵。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

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
【注释】:最初孙权打算设置一个丞相职位,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由张昭担任。孙权说:“现在国家多事,这个丞相的职务非常重大,这不是用来宠幸他们的。”

后孙邵卒,百寮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
【注释】:后来孙邵去世,百官再次推举张昭为丞相。孙权说:“我难道是因为偏爱你吗?管理丞相事务很麻烦,而且这个人性格刚强,他提出的建议如果不同意就会引发怨恨和不满的情绪,这并不是对他的帮助。”于是孙权决定用顾雍代替张昭。

权既称尊号,昭以老病,上还官位及所统领。更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食邑万户。在里宅无事,乃着《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
【注释】:孙权正式称帝之后,张昭因为年纪大和身体不好而退休,他归还了官职和他所管辖的事务。他被重新任命为辅吴将军,地位仅次于三司,并被封为娄侯,食邑一万户。在家里没有什么事的时候,张昭就撰写了《春秋左氏传》的解释以及《论语》的注解。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
【注释】:每次上朝,张昭说话时气势磅礴,义理分明显露在外,他曾经直接提出过对君主的反对意见,但是皇帝没有采纳。后来蜀国的使者来朝见,夸奖蜀国的美德,但是群臣都没有抵制,孙权感叹道:“让张昭在这里坐下,如果他不被处死的话那么他就废黜了。怎么能再自夸呢?”

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
【注释】:第二天,孙权派遣使者问候张昭,并且请求他觐见。张昭下座位感谢,孙权跪下阻止他。张昭坐好后,抬头看着孙权说:“过去太后和桓王都不把年老的官员留给陛下,而是把陛下交给我。因此我希望能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回报陛下的恩情。如果我去世后还有值得称赞的事情,但是我现在的想法和计划都太短浅,违背了陛下的圣旨,我自认为已经处于隐居的境地,长期放弃自己的生命。我没有想到还能再次被陛下召见,得以在宫中辅佐。然而我内心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忠于国家,我的最终目标是尽自己的全力而已。至于改变心意,谋求个人的利益和荣誉,这些都是我做不到的。”

权辞谢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