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江。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于昭,昭欲嘿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策闻之,欢笑曰:“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后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昭为军师。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
张昭,字子布,是彭城人。年少时好学,擅长隶书,从白侯子安学习《左氏春秋》,博阅群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共同知名。在二十岁的时候被举为孝廉,但未接受任命。他与王朗一起讨论过去君主的避讳之事,州里的才子陈琳等人都称赞他的做法。刺史陶谦推荐他为茂才,他没有接受,陶谦认为他看不起自己,于是将他拘禁起来。赵昱倾力营救他,他才得以免于一难。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到扬土。张昭都南渡长江。孙策创建基业,任命张昭为长史兼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张昭每当得到北方士大夫的书疏,总是归美于他,但张昭想保持沉默却又担心有所偏颇,宣之于众又担心不符合身份,进退两难。孙策得知后,笑着说:“从前管仲相齐,一说仲父,二说仲父,而桓公成为霸主之宗。现在您张子布很贤能,我能使用你,你的名声和功勋难道不会超过我吗!”
孙策临终前,将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领百官辅助他。张昭上表汉室,下移属于城市的官吏,内中外将校,各自奉命行事。孙权悲伤未视事,张昭对他说:“为人后的,贵能在先祖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使堂构昌盛,成就功名事业。如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怎能卧伏哀戚,放纵匹夫之情呢?”于是亲自扶起孙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人心知有所归附。
张昭又重新担任孙权的长史,授予的职位如以前那样。后来刘备上表让孙权为行车骑将军,张昭为军师。孙权每次田猎,常骑乘马匹射虎,老虎常常突前攀持马鞍。张昭变色上前说:“将军有什么资格这样对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