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兄子峻,亦以瑜元功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峻卒,全琮表峻子护为将。权曰:“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适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扎之分。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余人,南到居巢就瑜。瑜之东渡,因与同行,留家曲阿。会祖母亡,还葬东城。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在三国历史的舞台上,周瑜、鲁肃与吕蒙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了他们之间的互动与事件。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的原文进行详细翻译,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诗中的“瑜兄子峻,亦以瑜元功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表明了周瑜的兄长周瑜的儿子周峻,也因周瑜的元勋之功而被授予偏将军的职位。周峻作为将领,率领着一千名士兵,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家族荣耀。

“峻卒,全琮表峻子护为将。权曰: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这句子描绘了周峻的突然离世,使得原本由周峻领导的军队暂时处于无人指挥的状态。此时,全琮向孙权推荐了他的儿子周护来担任将军职务。孙权感慨地说道,是周瑜当年帮助自己逃离曹操之手,开拓了荆州,因此对于周瑜始终铭记于心。

紧接着,“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适为作祸,故便止之”这句话透露出孙权在选择周护担任将军时有所犹豫。尽管他听说周护性格谨慎但行事冒进,使用他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灾祸,因此决定不再使用他。

“孤念公瑾,岂有已乎?”这句话表达了孙权对于周瑜的怀念之情。孙权认为,即使有人接替周峻成为将领,也不可能取代周瑜在他心里的地位。这表明孙权对周瑜的尊敬和信任。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节展现了周瑜、鲁肃与吕蒙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关系。从周峻的任命到周护的命运,再到孙权对周瑜的深切怀念,这些事件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解读,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也能够从中汲取关于忠诚、勇气、智慧以及情感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