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
诗句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权即遣肃行。
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
译文
刘表去世后,鲁肃前来劝说周瑜、吕蒙说:“长江和湘水一带与我国相邻,水流向北流,外有江汉环绕,内有高山丘陵作为屏障,有坚固的城池,广阔的田野上居住着众多的民众,如果能够占据这些地方,这就是成就帝王事业的资本。现在刘表刚刚过世,他的两个儿子之间关系一直不和睦,军队中的各位将领各怀心思。加上刘备是天下有名的英雄,和我们曹操有过节,他依附在刘表这里,刘表厌恶他的才能却无法重用他。
如果刘备和我们一起齐心协力,那么就应该安抚安定他们,并且和刘备结盟友好。如果出现分离或者背叛的情况,那么我们就应该另作打算来达成大业。我请求有机会去吊唁刘表的两个儿子,并且慰问他们的军中负责的人,以及劝说刘备使出全力帮助刘表的部队,如果我们能够同心协力,共同治理曹操,刘备一定高兴并且听从命令。如果事情能够顺利进行,天下就可以平定了。现在我们如果不赶紧行动的话,恐怕就会被曹操抢先一步。”
孙权立即派遣鲁肃前去行事。
等到到了夏季的河口时,得知曹操已经进军荆州,于是日夜兼程。到了南郡时,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向曹操投降。刘备匆忙逃走,想要向南渡过长江。鲁肃直接迎上去,到达当阳的长坂坡时,和刘备会面,传达孙权的意思,并且陈述了东吴的强大,劝说刘备和孙权联手。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鲁肃在面对政治危机时的政治智慧和策略。他对形势的精准把握以及对于人际关系的敏锐洞察都显示了他作为一名杰出的谋士的能力。诗中通过描述刘表的死亡、两位儿子之间的不和、以及刘备与曹操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人物性格。同时,鲁肃的策略性建议——如何安抚刘备、如何与孙权联合等——体现了他的前瞻性思维和战略思考能力。此外,鲁肃对时机的把握也非常关键,及时的行动确保了他能够在政治游戏中占据主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