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容貌雄壮,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虞翻旧齿名盛,庞统荆州令士,年亦差长,皆与绩友善。孙权统事,辟为奏曹掾,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给兵二千人。绩既有躄疾,又意在儒雅,非其志也。虽有军事,着述不废,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于世。豫自知亡日,乃为辞曰:“有汉志士吴郡陆绩,幼敦《诗》、《书》,长玩《礼》、《易》受命南征,遘疾遇厄,遭命不幸,呜呼悲隔!”又曰:“从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年三十二卒。
长子宏,会稽南部都尉,次子睿,长水校尉。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人也。父允,以轻财重士,名显州郡,为孙权东曹掾。卒。温少修节操,容貌奇伟。权闻之,以问公卿曰:“温当今与谁为比?”大(司)农刘基曰:“可与全琮为辈。”太常顾雍曰:“基未详其为人也。温当今无辈。”权曰:“如是,张允不死也。”征到延见,文辞占对,观者倾竦,权改容加礼。罢出,张昭执其手曰:“老夫托意,君宜明之。”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甚见信重。
绩,字德基,吴郡富春人。他生性刚烈,学识渊博,精通天文、历法和数学。虞翻年事已高但名声远播,庞统曾任荆州令,年岁稍长,两人都与绩交好。孙权执政,召绩为奏曹掾,因其直言敢谏而闻名。孙权去世后,绩被任为郁林太守,并加封偏将军,赐予两千士兵。绩虽身患跛疾,却酷爱儒学,不愿涉足军事。尽管身处战场,他的著述并未中断,完成了《浑天图》的制作,并对《易经》进行注解,流传于世。
译文:陆绩,字德基,是吴郡富春人。他天生刚直不阿,学识渊博,精通天文、历法和数学。虞翻年事已高但声名远扬,庞统曾任荆州令,年纪较大,两人都与绩交好。孙权执政时,征聘绩担任奏曹掾,因其正直敢言而著称。孙权去世后,绩被任命为郁林太守,加封为偏将军,赐予两千士兵。尽管身患跛疾,绩却酷爱儒学,对军事事务不感兴趣。他在战场上虽然忙碌,但著述未曾停止,完成了《浑天图》的制作,并在《易经》上做出了注解,这些成就都被世人传颂。
注释: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太守王朗任命他为功曹。孙策征讨会稽时,虞翻当时正遭遇父丧,身着丧服来到府门前,王朗想亲自见见他,但虞翻脱下丧服入见,劝王朗避开孙策。陆绩(陆德基),吴郡富春人。他天生刚直不阿,学识渊博,精通天文、历法和数学。虞翻年事已高但声名远扬,庞统曾任荆州令,年纪较大,两人都与绩交好。孙权执政时,征聘绩担任奏曹掾,因其正直敢言而著称。孙权去世后,绩被任命为郁林太守,加封为偏将军,赐予两千士兵。尽管身患跛疾,绩却酷爱儒学,对军事事务不感兴趣。他在战场上虽然忙碌,但著述未曾停止,完成了《浑天图》的制作,并在《易经》上做出了注解,这些成就都被世人传颂。
赏析:陆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学术上有卓越的成就,更在政治舞台上展现了非凡的才华和勇气。虞翻和庞统的友谊以及他们共同的政治主张体现了当时江东地区人才辈出的盛况。陆绩虽然身患跛疾,但他对儒学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执着追求,使他在军事和政治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作品如《浑天图》和《易经》注解,不仅是他个人智慧的象征,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陆绩的精神风貌和历史地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那个时代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