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孙权以将军领会稽太守,统年二十,试为乌程相,民户过万,咸叹其惠理。权嘉之,召为功曹,行骑都尉,妻以从兄辅女。统志在补察,苟所闻见,夕不待旦。常劝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权纳用焉。出为建忠中郎将,领武射吏三千人,及淩统死,复领其兵。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尤其是在《三国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虞翻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才华与魅力,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氛围和社会风貌。以下是具体分析:

  1. 虞翻早年经历
  • 家庭背景:虞翻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父亲曾任陈相之职。这为他后来的仕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遭遇变故:虞翻在年轻时遭遇了父亲被袁术杀害的悲剧。这个事件对他的性格和人生轨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虞翻的成长与奋斗
  • 母亲改适:虞翻的母亲改嫁为华歆的小妻,而他自己当时只有八岁,不得不与亲戚一起返回会稽。这一经历让他早早地学会了独立和坚强。
  • 对待亲人:在饥荒时期,虞翻不仅自己饮食简朴,还尽力照顾家乡和远方的客人,显示出他的慷慨和仁爱。
  1. 虞翻的政治生涯
  • 担任乌程相:年仅二十岁的虞翻被任命为乌程相,管理超过万户的百姓。他的政绩受到广泛赞誉,显示了他卓越的治理能力。
  • 孙权赏识:孙权任命虞翻为将军并领会稽太守,虞翻凭借出色的治理赢得了孙权的信任。
  • 担任重要职务:虞翻曾短暂担任建忠中郎将和武射吏三千人的统领,展现了他在军事和行政领域的才能。
  1. 虞翻的个人品质
  • 对贤士的尊重:虞翻在孙权手下担任功曹和骑都尉时,他鼓励孙权尊贤接士,勤求损益。这种精神体现了他在政治生活中的道德标准。
  • 关心百姓:虞翻在任职期间,注重民生和民众福祉,通过改善政策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虞翻的一生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的传记,更是一段关于忠诚、智慧和牺牲的史诗。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和平时代的宝贵资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