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注释】:

羲之:指王羲之,字逸少。姨:母亲。帖:书信。

“十一”:指十一月十三日,古代以干支纪月。

“遘”:遭遇。

“惨塞”:悲伤、愁苦至极的样子。

“不次”:不是按照常规的次序和方式。

“反”:反而。

【赏析】:

这是一封写给母亲的书信,信中流露出了作者深深的哀痛之情。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

羲之是王羲之的名号,这里用他的名字作为信的标题,表明这封信是写给他的母亲的。在古代,人们写书信时,常常在开头加上自己的姓名,然后写上日期。

信的正文开始于“顷遘姨母哀”,意思是说,最近我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我感到十分悲痛。”遘”是一个动词,意思是遭受。“哀痛摧剥”,意思是悲痛得无法忍受,就像被打击一样。“奈何奈何”,意思是我该怎么办呢?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母亲逝世的极度悲痛。

“因反惨塞,不次。”

“惨塞”在这里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悲伤至极,无法抑制。”不次”也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没有按照常规的次序和方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母亲去世的悲痛情绪,以及他悲痛到了无法抑制的地步。

“王羲之顿首顿首。”

“羲之”是王羲之的名号,他在信的末尾再次署名,表示这封信是他的亲自写的。这句话是对读者的问候,也是对这封信的结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逝世的极度悲痛,以及他悲痛到了无法抑制的程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亲人去世的深深哀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