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良家子,充选入椒庭。
不蒙女史进,更失画师情。
蛾眉非本质,蝉鬓改真形。
专由妾命薄,误使君恩轻。
啼沾渭桥路,叹别长安城。
夜依寒草宿,朝逐转蓬征。
却望关山迥,前瞻沙漠平。
胡风带秋月,嘶马杂笳声。
毛裘易罗绮,毡帐代金屏。
自知莲脸歇,羞看菱镜明。
钗落终应弃,髻解不须萦。
何用单于重,讵假阏氏名。
駃騠聊强食,筒酒未能倾。
心随故乡断,愁逐塞云生。
汉宫如有忆,为视旄头星。

【诗句注释】:

  1. 昭君辞:指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后人以之为题材作诗。
  2. 我本良家子:我本来是贵族的子弟。
  3. 充选入椒庭:应选入宫中。椒庭是指皇宫的正殿。
  4. 不蒙女史进:没能有幸进入女官行列。
  5. 更失画师情:更失去了画师的技艺。
  6. 蛾眉非本质:比喻女子的美色并不如真面目般真实。
  7. 蝉鬓改真形:用假发代替真发。
  8. 专由妾命薄:完全是我的命不好。
  9. 误使君恩轻:误让你对我有恩。
  10. 啼沾渭桥路:泪水洒在渭河桥梁上。渭桥是长安北门的一座桥,汉元帝送别王昭君时,曾在桥边设宴送行。
  11. 叹别长安城:感叹与家乡长安城的分别。
  12. 夜依寒草宿:在寒冷的草地上过夜。
  13. 朝逐转蓬征:早晨跟随飞蓬远行。转蓬是指随风飘荡的蓬草,这里指代王昭君远行。
  14. 却望关山迥:回首远望关山。关山指的是北方边境的山脉。
  15. 前瞻沙漠平:向前展望沙漠平坦的大地。
  16. 胡风带秋月:胡地的风带着秋季的月光。
  17. 嘶马杂笳声:马匹嘶鸣的声音夹杂着笳声。
  18. 毛裘易罗绮:粗布衣服容易替换华丽的罗纱绸缎。
  19. 毡帐代金屏:毡帐可以替代金屏屏风。
  20. 自知莲脸歇:知道自己的脸庞像莲花一样美丽。
  21. 羞看菱镜明:害羞不愿意看到菱花镜子中自己明亮的脸庞。
  22. 钗落终应弃,髻解不须萦:梳妆用的钗掉落了最终应当丢弃,头发解开了不需要纠结缠绕。
  23. 何用单于重:哪里需要用匈奴首领的尊贵来重。
  24. 讵假阏氏名:又何必借助汉朝皇后的名义。阏氏是匈奴单于的妻子称号,也称为“阏氏”,这里指王昭君。
  25. 駃騠聊强食:骑着劣马拉的车勉强度日。駃騠是骏马名,这里指代王昭君的坐骑。
  26. 筒酒未能倾:喝的酒杯都快要倒满了还没有喝完。
  27. 心随故乡断:心里随着对故乡的思念而断绝。
  28. 愁逐塞云生:愁绪随着塞外的云彩而生。
  29. 汉宫如有忆,为视旄头星:如果汉朝宫中有人在思念我,请看那北斗七星中的旄头星吧。
  30. “为视”二句:希望天上的北斗七星中的旄头星能够映照出自己的形象,让思念的人能够认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通过描写昭君出塞的故事,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离别、孤独的感慨。
    首联“我本良家子,充选入椒庭。”表明了主人公的身份,是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少女,被选入宫中,成为宫女。这里的“椒庭”指的是皇宫正殿,象征着尊贵的地位。
    颔联“不蒙女史进,更失画师情。”则揭示了主人公的命运多舛,既没有机会进入女官行列,也没有机会学习画艺,只能被迫接受这样的安排。
    颈联“蛾眉非本质,蝉鬓改真形。”则是对主人公美貌的讽刺,比喻女子的美丽并不如其真实的面目般重要,而她的假发和真发之间的变化,更是对她命运的无奈。
    尾联“胡风带秋月,嘶马杂笳声。”描绘了主人公在边疆的生活状态,她骑在劣马之上,伴随着秋风和月亮以及胡地的吹奏,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出塞故事的再现,表达了诗人对于主人公命运的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离别、孤独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