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马龙出而大《易》兴,神龟见而《洪范》耀。故《系辞》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斯之谓也。但世敻文隐, 好生矫诞,真虽存矣,伪亦凭焉。

夫六经彪炳,而纬候稠叠;《孝》《论》昭晰,而钩谶葳蕤。按经验纬,其伪有四。盖纬之成经,其犹织综;丝麻不杂,布帛乃成。今经正纬奇,倍摘千里,其伪一矣。经显,圣训也;纬隐,神教也。圣训宜广,神教宜约。

而今纬多于经,神理更繁,其伪二矣。有命自天,乃称符谶,而八十一篇皆托于孔子,则是尧造《绿图》,昌制《丹书》,其伪三矣。商周以前,图箓频见;春秋之末,群经方备。先纬后经,体乖织综,其伪四矣。伪既倍摘,则义异自明,经足训矣,纬何豫焉?

原夫图箓之见,乃昊天休命,事以瑞圣,义非配经。故河不出图,夫子有叹,如或可造,无劳喟然。昔康王《河图》,陈于东序,故知前世符命,历代宝传。仲尼所撰,序录而已。于是伎数之士,附以诡术,或说阴阳,或序灾异,若鸟鸣似语,虫叶成字,篇条滋蔓,必假孔氏。通儒讨核,谓起哀平。东序秘宝,朱紫乱矣。

诗句释义:
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马龙出而大《易》兴,神龟见而《洪范》耀。
译文:
神道的法则揭示了深奥的秘密,自然的法则在微妙的事物中显现出来。黄河里龙马出现图像就产生了《易经》,神龟在洛水负书出现。所以《周易·系辞》里说:“黄河出图,洛水出书,圣人效法它写作了经书。”讲的就是这些道理。
注释:

  1. “夫”是古代汉语中的“第一人称”,这里用来引出下文的观点或论述。
  2. “神道”是指自然的道理和法则。
  3. “阐幽”与“微显”相对,表示将深奥的事物变得明显。
  4. “天命”指的是自然界的规则和法则。
  5. “微显”表示在细微的事物中显露出来,即深奥的事物被揭示。
  6. “马龙”指的是像马一样的神兽。
    诗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河图和洛书的出现以及孔子对它们的效法,展示了古代对于宇宙和自然现象的敬畏和理解。诗中强调了自然之道的力量,即使它深奥、隐晦,但只要被揭示出来,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它也表达了对于儒家思想的重视,认为圣人效法自然法则,将其体现在经书中,使得这些法则得以流传后世。这种思想体现了古代对于知识和道德的追求,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