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王充著述,制《养气》之篇,验己而作,岂虚造哉!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心虑言辞,神之用也。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此性情之数也。

夫三皇辞质,心绝于道华;帝世始文,言贵于敷奏。三代春秋,虽沿世弥缛,并适分胸臆,非牵课才外也。战代技诈,攻奇饰说,汉世迄今,辞务日新,争光鬻采,虑亦竭矣。故淳言以比浇辞,文质悬乎千载;率志以方竭情,劳逸差于万里。古人所以馀裕,后进所以莫遑也。

凡童少鉴浅而志盛,长艾识坚而气衰,志盛者思锐以胜劳,气衰者虑密以伤神,斯实中人之常资,岁时之大较也。若夫器分有限,智用无涯;或惭凫企鹤,沥辞镌思。于是精气内销,有似尾闾之波;神志外伤,同乎牛山之木。怛惕之盛疾,亦可推矣。

【诗句】:
昔王充著述,制《养气》之篇,验己而作,岂虚造哉!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心虑言辞,神之用也。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此性情之数也。

【译文】:
古代的王充创作了《养气》一文,是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写的文章,不是无稽之谈啊!人的耳朵、眼睛、鼻子和嘴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人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则是精神活动的表现。只要遵循自己的本性和和谐的状态,就能使理性与情感交融通畅;如果一味刻意追求,过度劳累,那么精神就会疲惫,气力也会衰退。这是人类性情发展的规律。

【注释】:

  • 昔王充著述:古代的王充。
  • 制《养气》之篇:创作了《养气》这篇文章。
  • 验己而作:是根据自己的体会来写作。
  • 耳目鼻口,生之役也:指的是人类的感官(耳朵、眼睛、鼻子和嘴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 心虑言辞,神之用也:指思想、言语是人类的精神活动。
  • 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调和,那么理性和情感就能够融合。
  • 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过度地磨练或努力会导致精神疲惫,气力衰减。
  • 性情之数也:指人类的性情发展有固定的规律。
  • 三皇辞质,心绝于道华:三皇时期的人言辞质朴,不追求华丽的文辞。
  • 帝世始文,言贵于敷奏:帝王时代开始注重文采和表述方式。
  • 三代春秋,虽沿世弥缛:指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时代特点,即随着时代的延续而更加繁复。
  • 并适分胸臆,非牵课才外也: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达观点,而不是被考核和评价所束缚。
  • 战代技诈,攻奇饰说:指战争年代技术复杂、诡诈多变,以及为了显示自己的优势而不断制造新的说法。
  • 汉世迄今,辞务日新:汉朝以来到现在,人们对于言辞的追求越来越新潮。
  • 争光鬻采,虑亦竭矣:形容人们在争夺名利时耗尽精力。
  • 故淳言以比浇辞,文质悬乎千载;率志以方竭情,劳逸差于万里:所以质朴的语言可以与华丽文辞相比拟,但是从千年的角度来看,这两种风格的差异很大。
  • 若夫器分有限,智用无涯;或惭凫企鹤,沥辞镌思。于是精气内销,有似尾闾之波;神志外伤,同乎牛山之木。怛惕之盛疾,亦可推矣:如果一个人的才华是有限的,那么他的智慧也是没有边际的;有些人可能会感到惭愧,模仿别人的成就,不断地思考;这种过度的思考会消耗精气,就像尾闾的波涛一样;同时,他的精神也会受到伤害,就像牛山上的枯木一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