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论士,方之梓材,盖贵器用而兼文采也。是以朴斫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而近代词人,务华弃实。故魏文以为∶“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韦诞所评,又历诋群才。后人雷同,混之一贯,吁可悲矣!
略观文士之疵∶相如窃妻而受金,扬雄嗜酒而少算,敬通之不修廉隅,杜笃之请求无厌,班固谄窦以作威,马融党梁而黩货,文举傲诞以速诛,正平狂憨以致戮,仲宣轻锐以躁竞,孔璋傯恫以粗疏,丁仪贪婪以乞货,路粹餔啜而无耻,潘岳诡祷于愍怀,陆机倾仄于贾郭,傅玄刚隘而詈台,孙楚狠愎而讼府。诸有此类,并文士之瑕累。文既有之,武亦宜然。
古之将相,疵咎实多。至如管仲孝窃,吴起之贪淫,陈平之污点,绛灌之谗嫉,沿兹以下,不可胜数。孔光负衡据鼎,而仄媚董贤,况班马之贱职,潘岳之下位哉?王戎开国上秩,而鬻官嚣俗;况马杜之磬悬,丁路之贫薄哉?然子夏无亏于名儒,浚冲不尘乎竹林者,名崇而讥减也。若夫屈贾之忠贞,邹枚之机觉,黄香之淳孝,徐干之沉默,岂曰文士,必其玷欤?
《文心雕龙·程器》原文及注释如下:
- 诗句原文:
周书论士,方之梓材,盖贵器用而兼文采也。是以朴斫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
- 译文: 周书中论说人才,把人才比作木匠制作的材料,因为人才既需要实用的技能,也需要文采来装饰。因此,木材被加工成实用物品,同时装饰性的颜色也被涂抹上去。围墙和房屋建立起来,雕刻修饰的木料也固定在上面。
- 赏析:《程器》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九篇,主要是论述作家的道德品质问题,反对“有文无质”而主张德才兼备。本篇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作家注意品德的必要。第二部分指出文人应重视自己的言行和操守。第三部分强调文人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第四部分讨论了文人与政治的关系以及他们对社会的影响。
《文心雕龙·程器》是一篇关于文学和政治关系的重要论文。通过探讨文人的道德品质及其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刘勰不仅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尊重,还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认识。